数据隐私成为加密货币跨境监管的核心法律难题
G20风险监督机构指出,在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和稳定币实施跨境监管时,数据隐私保护是主要法律障碍之一。由国际清算银行支持的全球金融管理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现,各国政府对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存在持续性缺口。
在周四发布的107页同行评审报告中,FSB写道:"这种监管不一致性导致了监管套利、数据缺口和市场碎片化等挑战。"该机构特别强调,跨境合作中的关键问题包括:各司法管辖区存在多头监管、监管方式差异显著,以及隐私法规的冲突。
隐私壁垒亟待解决
FSB表示,在识别潜在系统性风险以有效监管跨境加密资产活动时,数据保密问题往往成为阻碍。"保密法规或数据隐私法可能构成重大合作壁垒,"报告指出,某些司法管辖区甚至限制本地企业与其他辖区监管机构共享数据。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部分市场参与者因担心泄密或缺乏互惠保障,对共享敏感信息持犹豫态度。FSB警告称:"这些顾虑会导致合作请求的处理延迟,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完全阻碍参与合作机制。"
该机构补充道:"解决这些挑战将促进快速演变的加密资产领域中更高效、更有效的跨境合作。"鉴于FSB将数据隐私视为全球加密监管的关键盲点,其未来可能提出的解决方案值得关注。
数据质量缺陷明显
虽然FSB将数据隐私列为金融稳定风险治理的核心挑战,但加密货币社区始终将其视为基本人权加以维护。不过FSB强调,加密数据提供商普遍存在准确性不足、标准不统一和覆盖不全面的问题。
"监管数据来源仍然有限,迫使当局严重依赖商业数据提供商、抽样调查等不完整或碎片化的数据源,"报告写道。值得注意的是,这距离FSB首次警示类似数据质量问题已近四年,可见行业改进进展缓慢。
本文在发稿前就数据挑战的解决方案向FSB寻求评论,但未获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