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多尔西的Bitchat:去中心化社交实验还是真正的聊天应用?
杰克·多尔西的实验性通讯应用Bitchat正从短距离蓝牙网状网络升级至基于地理位置的聊天功能,通过geohash技术将用户分组并赋予临时匿名身份。该应用将支付功能融入消息系统,展现出从垃圾信息控制到社区交易的潜力,同时遵循比特币的隐私与抗审查原则。但苹果支付政策、geohash隐私风险、闪电网络容量争议以及独立中继站可持续性等问题仍待解决。
从离线网状网络到城市级通讯
8月21日,多尔西宣布Bitchat将新增"位置聊天"功能,通过geohash技术(将GPS坐标转换为代表社区/城市的网格)将用户分配到区域聊天室。每个网格会为用户生成临时匿名ID,消息通过去中心化协议Nostr中继站传输。此前7月6日发布的初版仅支持300米范围内的蓝牙网状通讯,采用Curve25519密钥交换和AES-GCM加密技术,具备文件分片和紧急数据清除功能。
三层次架构解析
1. 地理哈希:将经纬度转换为字母数字代码,六字符geohash覆盖约1平方公里区域
2. Nostr中继站:开放式去中心化协议,不依赖中心服务器
3. 比特币支付层:通过闪电网络实现即时微支付,支持NIP-57打赏和NIP-47钱包连接协议
加密货币的独特价值
• 反垃圾机制:通过小额支付(如1聪)过滤机器人
• 本地商业场景:即时结算街头表演打赏、邻里服务付费
• 抗审查通讯:蓝牙网状网络在断网时仍可传递消息与价值
• 增强隐私:部分钱包采用Cashu协议实现类现金匿名交易
决定未来的现实挑战
平台政策:苹果应用商店可能限制内容关联支付功能
隐私风险:长期固定geohash使用可能暴露行踪规律
闪电网络:尽管支付成功率超98%,公共通道容量下降引发担忧
中继经济:带宽成本可能促使中继站中心化,需建立可持续激励模型
这款应用的终极考验在于能否在遵守平台规则、保护隐私、维持支付可靠性的前提下,证明去中心化社交与比特币经济的融合具备现实可行性。其成败将验证基于比特币底层原则构建社会层的第一块试验田是否真正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