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签署行政令禁止金融机构"去银行化"
在联邦银行业监管政策发生重大转变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签署行政命令,旨在防止金融机构基于政治或宗教信仰拒绝向个人或企业提供服务,这种行为被广泛称为"去银行化"。此举正值加密货币行业与联邦监管机构之间因涉嫌歧视性银行服务而日益紧张。
行政令聚焦数字资产行业
该行政令直接回应白宫所称的数字资产行业遭受不公平对待现象。白宫情况说明书中指出:"数字资产行业已成为不公平'去银行化'行动的目标。这些行为侵蚀公众对银行机构和监管者的信任,损害民生,冻结工资发放,并为守法的美国民众带来沉重财务负担。"
取消"声誉风险"监管依据
新行政令的核心是取消将"声誉风险"作为加强监管审查的合法理由。美联储此前将声誉风险定义为"机构商业行为引发的负面舆论(无论真实与否)可能导致客户流失、昂贵诉讼或收入减少的潜在风险"。虽然该术语并非针对加密货币,但批评者认为其被选择性地用于限制该行业。
该命令要求包括美联储、货币监理署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内的联邦监管机构在180天内停止将声誉风险作为监管要素,并审查其管辖范围内银行过去或现在的歧视性做法,将相关案件移交司法部处理。
各方反应与行业影响
富而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戴维·休厄尔指出:"多数银行已有政策规定何时拒绝开户或关闭现有账户,通常强调洗钱风险或偿付能力问题。新行政令对这些政策施加了更大压力。"
共和党议员对此表示欢迎。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弗兰奇·希尔称,基于政治信仰针对个人有损美国基本自由,在金融体系中不应存在。怀俄明州参议员辛西娅·卢米斯也在社交媒体上称赞此举让数百万美国人能将数字资产纳入退休账户。
银行机构则通过联合声明回应,称并非基于信仰拒绝客户,而是不明确且主观的监管指导造成了混乱。银行政策研究所等组织表示:"吸收存款、服务尽可能多客户符合银行最佳利益,但监管越权、自由裁量权和复杂规则阻碍了这一目标。"
此次行政令是保守派遏制联邦监管机构权力努力的一部分,特朗普此前声称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在其首个任期后拒绝接受其存款(但未提供证据)。两家银行均否认因政治原因关闭账户。
新规要求联邦机构在六个月内重新评估政策,此举可能重塑加密货币及其他领域的银行服务准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