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明确:无犯罪意图的DeFi代码编写不构成违法
随着执法力度减弱,新加密项目获得发展空间,开发者对政策明晰表示欢迎。但批评者警告称,监管薄弱可能引发DeFi市场欺诈和高风险行为。
政策立场转变
美国司法部确认不会追究无犯罪意图发布开源去中心化金融代码的开发者。代理助理司法部长马修·加莱奥蒂在怀俄明州加密峰会上表示:"单纯编写代码,若无不良意图,不构成犯罪。"此番表态标志着与此前执法模式的明显转变——过去开发者可能因未注册为货币传输机构而面临起诉。
像西联汇款、PayPal和Venmo这类货币传输机构需要取得许可证,必须审查客户信息并向监管部门报告可疑交易以防止洗钱。加莱奥蒂特别说明,为开源项目贡献代码的开发者,只要没有协助犯罪活动、教唆犯罪或参与共谋的意图,就不承担刑事责任。这一立场将软件创作与非法使用软件行为区分开来,为责任认定划定了新边界。
执法架构调整
司法部解散国家加密货币执法团队的举措,意味着放弃了先前针对加密行业的激进监管方式。2025年4月由副司法部长托德·布兰奇发布的备忘录《终结以起诉代监管》明确指出,部门将重点打击具有重大影响的犯罪行为,如投资者欺诈和非法融资,而非监管中立的技术发展。
政策变化影响
开发者现在可以放心构建新平台和协议,无需再为单纯编写代码承担刑责。这项裁决被视为消除了长期阻碍DeFi广泛发展的法律不确定性,受到倡导组织和行业领袖的热烈欢迎。Paradigm首席法务官凯蒂·比伯称该声明"明确消除"了开发者的疑虑。
行业联盟此前一直质疑将货币传输规则应用于开源代码的做法,将其类比为追究煎锅制造商的产品使用责任。随着司法部不再依据传输法律追究开发者,这些主张获得了更有力的支持。这一调整也反映出政府整体支持加密行业的基调,在唐纳德·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得到进一步强化。
风险争议持续
司法部的立场将促进创新还是纵容市场欺诈?批评者认为取消刑事执法可能助长拉高出货计划和操纵性交易行为,使散户投资者暴露于风险之中。若无专门执法机构,欺诈项目将更容易蒙混过关。
如涉及违反证券法或投资者保护,SEC和CFTC等民事监管机构仍可介入。这意味着监管形式可能转变但不会消失。虽然开发者若无主观恶意可免受刑事起诉,但经证实存在欺诈或故意不当行为时仍将面临执法行动。
观察人士指出正在进行的诉讼就是例证。纽约南区法院持续推进涉及Tornado Cash开发者罗曼·斯托姆和Samourai Wallet开发者的案件。这些诉讼表明,虽然主观意图仍是责任分界线,但与金融犯罪有关联者仍需承担法律后果。
转折与挑战
司法部不断演变的监管方式标志着一个转折点。开发者现在可以更确定性地进行创新,但监管机构和消费者权益倡导者警告风险可能上升。DeFi创新的未来将取决于这种政策明晰化带来的是安全增长还是助长有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