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支付巨头SWIFT启动区块链跨境支付测试
全球支付网络SWIFT正开始试验瑞波的XRP账本和Hedera的哈希图(HBAR)这两大区块链网络,旨在优化跨国资金流转效率。这项创新可能重塑全球银行间的资金传输模式。
技术融合的突破性尝试
测试的核心目标是将区块链技术与现有银行系统无缝对接,采用ISO 20022国际标准作为技术框架。SWIFT的区块链实验标志着传统金融体系与数字基础设施谨慎而关键的融合进程。市场正密切关注这些测试是否暗示长期战略布局。
ISO 20022标准在数字资产领域的潜在应用,可能为全球金融互联树立新范式。XRP和HBAR在资金转移领域的应用,生动展现了区块链技术的变革潜力。
万亿美元级市场机遇
XRP和HBAR都具备快速、可扩展且节能的跨境支付特性。XRP以近乎实时的结算速度和银行业强力支持著称,每秒处理约1500笔交易且能耗极低。HBAR则采用哈希图共识机制,在同等低能耗下实现每秒超万笔交易,并具备完善的企业治理架构。
两大数字资产正在接受评估,重点考察其在全球金融环境中促进资产转移和代币化应用的能力。这场实验的受益者不仅限于SWIFT——随着更多机构推动标准化进程,XRP和HBAR或将获得更广泛认可。
市场反应与监管动向
尽管测试消息公布,XRP价格仍稳定在2.88美元(微跌0.67%),HBAR则报0.2338美元(跌幅1.14%)。这些试验对加密行业释放积极信号,表明更多机构开始理解区块链在金融流程中的价值。
分析师指出,测试验证了区块链方案与现有银行系统在提速、治理和标准化方面的兼容可能。SWIFT采取渐进式整合策略,虽未承诺长期采用特定区块链技术,但其多平台测试展现出对行业变革的前瞻把握。
全球监管加速布局
测试开展之际,全球监管机构对数字货币兴趣激增:香港设立稳定币实验室,中国探索人民币稳定币方案。据此前报道,上海国资委近期召开高级别会议研讨数字货币政策应对。
美国方面,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启动"加密项目"计划,旨在明晰加密资产分类,推动区块链与传统金融融合。不过相较于SWIFT机构级的成熟测试,这些区域性项目仍处早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