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令符已逝,令符永存

2025-08-03 23:15:38
收藏

观点:加密货币社区认为代币已死 为何他们既对又错

若要用一张图表概括当今加密代币的现状,那必然是彭博社将比特币与山寨币组合对比的走势图。比特币持有者正欢欣鼓舞地看着其逼近历史高点,而代币持有者则伤痕累累——当比特币飙升时,他们的资产却在不断缩水。

随着比特币在普通散户投资组合中占比骤降至11.6%,这种痛苦的分化愈发明显。本文将剖析代币为何失败,以及它们仍存希望的缘由。

代币困境的根源

代币市场的脱节可归因于三个关键因素:

讽刺的是,加密世界最终屈服于内部人垄断——近年的主流加密项目启动时,大部分代币都预留给团队和私募投资者,公众只能获得极小份额。更荒谬的是,人们已对此习以为常:代币上市后95%的贬值竟被视为"正常现象",这显然不该被接受。

实用型代币和治理代币被投资者误读为被动升值工具。人们总幻想持币就能涨价,却忽略了质押或提供流动性等主动参与行为,才是分享网络价值的正途。主流实用代币的价格走势,正印证了这种认知偏差与权益类分红的缺失——何况真正产生收益的代币项目本就凤毛麟角。

投资者始终被困在"加密原生"代币市场,无法通过合规渠道触及股票、债券等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形式。这正是当前困局的缩影:多数加密代币难以维持长期健康的市场表现。

代币复兴之路

但转机已现。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等框架证明,监管能同时推动创新与建立护栏。如今欧盟投资者可在规范框架下参与公募,这催生了一批重拾ICO精髓的新项目:开放、公平的早期投资机会,不设特权门槛。

在代币结构方面,监管明确性正在提升。英国对代币发行的新规表明,无论发行的是无背书代币还是证券型代币,都将适用相同的披露标准。这虽带来合规压力,却是长期利好——未来,精心设计的代币必须从源头体现持有者价值,任何投机取巧都将无所遁形。

现实世界资产(RWA)领域更值得期待。贝莱德等机构正推出首批代币化产品,各国政府也在推进金融基建的代币化战略。这意味着投资者将突破"加密孤岛",获得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敞口。

代币永生

这些变革的合力将重塑格局:公众募资渠道将被打通,基础价值导向将重建,投资选择将极大丰富。未来的金融市场必将深度整合代币化技术,让价值直接流向全球代币持有者。

这需要一场彻底的洗牌与重生。所以此刻,请别急着为代币撰写讣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