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与加密货币行业的复杂关系
Google Play商店将于10月29日起实施新规,要求在美国、欧盟等15个以上司法管辖区运营的托管型加密货币钱包提供商必须取得相应牌照。值得注意的是,非托管钱包不受此次政策更新的影响。
政策更新要点
根据新规:美国开发商需在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注册为货币服务企业或货币传输机构;欧盟开发商则必须注册为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CASPs)。该政策还涉及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地区的具体合规要求。
在加密货币社区表达担忧后,谷歌通过社交媒体澄清:"非托管钱包不属于Google Play加密货币交易所和软件钱包政策的管辖范围。我们将更新帮助中心以明确这一点。"
政策调整历程
Google Play与加密货币应用的关系可谓波折不断:2018年全面禁止挖矿应用;2020年下架比特币主题游戏及多家主流加密新闻应用;2021年移除8款涉嫌欺诈的加密应用;直到2023年才放宽对NFT游戏的限制,但仍禁止包含随机道具抽奖机制。
目前平台特别关注四类区块链应用:加密货币交易所及软件钱包、加密钱包、代币化数字资产分发应用,以及NFT游戏化应用。
行业反响与影响
新规公布后引发加密社区强烈反应,用户尤其担忧自主托管钱包可能受限。虽然法律专家认为政策影响有限,但承认"这显示出科技巨头仍掌握着分发渠道的主导权"。
安卓系统占据全球70%以上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这使得Google Play的政策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托管钱包服务商必须在10月截止日期前完成各地合规注册,这可能形成复杂的监管迷宫。
谷歌表示将从10月29日开始执行新规,开发者有约两个月的过渡期。公司计划更新帮助中心,为开发者提供更明确的政策适用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