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加密数据平台CoinMetrics最新发布的《Layer-1赛道分析报告》,Solana在链上使用率和经济活动方面表现突出。作为数字货币生态的基石,Layer-1区块链的技术架构、去中心化应用(DApp)活跃度及社区共识共同塑造了其整体发展态势。该报告重点分析了交易活动、手续费和交易排序三大核心指标。
Solana领跑Layer-1链上交易活跃度
CoinMetrics指出,衡量Layer-1协议能力的标尺各有不同,其中交易吞吐量是关键维度之一。尽管交易处理能力是区块链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但受架构限制,每条链都存在理论上限。数据显示,Solana每周平均处理的非投票交易量超过1亿笔,这一数值是第二名公链的近50倍。

结合Solana年内生态发展来看,其SOL模因币生态的爆发或是推动交易量激增的主因。以太坊虽被纳入对比,但因将大量执行层功能转移至Layer-2网络,其原生链交易量难以构成竞争。雪崩C链和比特币区块链在交易量维度同样展现出不可忽视的存在感。
交易手续费:决定采用率的关键变量
在零售用户主导的加密生态中,手续费成本始终是公链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当区块空间需求激增时,中位数手续费可能快速攀升——例如今年1月特朗普代币狂热期间,Solana的平均手续费就出现显著波动。历史数据显示,不同市场周期中公链的手续费份额存在明显轮动。

早期比特币曾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随着NFT与DeFi的兴起,以太坊在2021年抢占了90%以上的手续费份额。如今Solana凭借高吞吐、低费用的特性,已与以太坊共同瓜分近40%的市场份额。报告强调:"如何平衡降低用户成本与维持验证者收益,始终是Layer-1价值捕获讨论的核心议题。"
值得注意的是,以太坊虽非天然低成本架构,但通过Dencun升级引入的Blob空间机制,已显著降低其Layer-2网络的交易成本。
交易排序机制的技术博弈
作为更偏技术底层的特性,交易排序设计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以太坊采用内存池预打包模式,而Solana的持续流式处理则消除了传统区块构建的延迟问题。当前各区块链都在竞相优化交易速度、吞吐量和费用结构。
随着机构资金持续涌入加密生态,行业叙事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监管框架的演进与现实资产代币化(RWA)等新赛道的崛起,或将重塑未来Layer-1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