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瓦多拆分国家比特币储备以提升安全性
全球首个将比特币(BTC)列为法定货币的国家萨尔瓦多,近期为保护其国家比特币资产采取了重大举措。该国已将约6,250枚BTC的全国储备从单一钱包转移至14个独立钱包地址。国家比特币办公室(ONBTC)表示,此举是"量子风险缓释"措施,旨在通过前瞻性布局保护国家加密资产。
从单一钱包到分布式存储的转型
此前,萨尔瓦多所有战略比特币储备都存放在单一公开地址中。鉴于近期技术突破,政府决定将BTC分配到14个新地址,每个地址最多持有500枚BTC。这种分散存储模式可有效降低单次攻击造成巨额损失的风险。
通过新建的公共数据看板,该国仍保持比特币持仓的透明度,该看板可实时汇总所有14个钱包的余额。这种拆分方案意味着政府不再需要重复使用单一地址来证明资产完整性——当比特币地址被重复使用时,其公钥会暴露在区块链上,这在量子计算机可能破解加密算法的假设情境下存在风险。
在新机制下,每个钱包地址在使用前都将保持隐秘状态,确保密钥的私密性。这一举措获得比特币资深人士的认可,因为许多持币者早已采用多地址分散存储策略。
量子计算时代的加密安全前瞻
萨尔瓦多的谨慎态度源于对量子计算可能破解现代加密体系的远期预判。比特币目前依赖的椭圆曲线加密(ECC)技术,在现有算力下不可破解。但专家推测,未来运行肖尔算法的量子计算机或能通过公钥反推私钥。
研究显示,若量子计算机确实突破ECC加密,超过400万枚BTC可能面临风险,这包括那些在历史交易中暴露过公钥的长期休眠代币。虽然行业普遍认为量子攻击短期内不构成实际威胁——当前量子计算机尚无法破解比特币的256位密钥——但开发团队已着手研究抗量子密码学。
未雨绸缪的示范意义
今年早些时候谷歌"Willow"量子芯片的突破性进展,促使各国对量子计算保持警觉。对普通持币者而言,量子黑客攻击尚不构成紧迫威胁,但萨尔瓦多在国家层面的防范举措,标志着加密生态系统开始严肃对待量子前景。
这种超前布局不仅巩固了该国作为比特币先行者的声誉,长期来看,这种主动防御策略或将成为大型持币机构进入量子时代的参考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