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cor与Uniswap的AMM专利之争:加密行业的分水岭之战
Bancor曾是加密货币领域的巨头。2017年通过ICO筹集1.53亿美元,承诺彻底改变代币交易方式。但仅一年后,设计更简洁的Uniswap横空出世,迅速成为代币兑换的主要平台。
两大协议的起源之争
2017年问世的Bancor被誉为革新者,其"智能代币"系统通过内置储备金和中介代币BNT实现交易。但复杂的设计要求用户进行代币封装、持有BNT并依赖系统管理风险,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2018年Uniswap以极简设计破局:仅需ETH与任意ERC-20代币组成的资金池,通过恒定乘积算法自动定价。无需预售、不强制持有特定代币、免除封装步骤,这种开放模式迅速吸引开发者和交易者。到2020年,Uniswap已成为以太坊生态的代币交易中枢。
市场份额的残酷对比
数据揭示了两者的悬殊差距:2021年5月Bancor锁仓价值(TVL)达22.6亿美元,如今仅剩6670万美元。同期Uniswap的TVL则从46.6亿美元增长至57.3亿美元。
专利诉讼引爆行业争议
2025年5月,Bancor在美国法院起诉Uniswap Labs及其基金会,指控后者抄袭其自动做市商(AMM)设计,要求赔偿并确认其技术原创性。Uniswap立即反驳称其代码始终开源,诉讼毫无价值。
这场纠纷迅速引发行业震荡。Paradigm律师Katie Biber提交法庭之友陈述书,其首席技术官Dan Robinson更直言:"专利战争不应存在于我们这个行业"。DeFi教育基金等组织联合发声,批评Bancor专利范围过宽,企图垄断本应开放的基础设计理念。
DeFi未来的十字路口
这场诉讼恰逢Bancor市场地位持续下滑之际,其 timing 引发外界对诉讼动机的质疑。Bancor曾因过度设计而失去先发优势,而Uniswap凭借极简哲学成为以太坊交易层核心。
案件结果将深远影响行业:若Bancor胜诉,可能引发连锁专利诉讼,推高开发成本阻碍创新;若Uniswap获胜,则将巩固开源基础设施的合法性。这场法律博弈本质是两种加密哲学的终极对决——Bancor试图通过复杂机制保护用户却难以为继,Uniswap则赋予用户简单工具并信任其自主决策。如今,法律战场成为Bancor挽回颓势的最后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