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以太坊悄然而立十载,如今已成全球金融系统的幕后支柱

2025-08-03 06:35:41
收藏

以太坊十年:悄然改变世界的技术革命

以太坊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大多数科技企业难以企及的成就——在接管一切的同时隐入背景。这条诞生于柏林破旧阁楼的区块链,如今已悄然支撑起加密金融的半壁江山。

从"边疆"到金融基础设施

当Vitalik Buterin团队推出首个以太坊主网"Frontier"时,没有用户界面,没有入门工具,只有最基础的挖矿、运行智能合约和部署去中心化应用的代码。它的设计理念不是美观,而是实用。比特币已被视为数字黄金,而以太坊则立志成为可编程货币,构建新型金融逻辑的基础设施。

IBM的早期赌注

2014年,IBM苏黎世实验室的Paul Brody接到保安电话,称有个"孩子"在办公室闲逛。"那不是小孩,"他解释道,"那是Vitalik,他只是看起来特别年轻。"当时Vitalik仍在编写以太坊早期代码,Brody团队立即意识到这绝非比特币的简单复制品。

IBM利用以太坊早期代码库与三星合作,在201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推出首个区块链原型。"这就是我投身此领域的开端,"Paul回忆道。他后来加入安永,至今仍领导全球区块链开发。"虽然是个年轻人,但这不重要。说实话,我嫉妒Vitalik...能有这样的创见。"

金融体系的无声革命

如今,以太坊直接处理着从稳定币支付到股票代币化的各类业务。数据显示,以太坊支撑着近50%的稳定币活动,2024年稳定币交易量突破28万亿美元,超过万事达和维萨的总和。

多家金融机构正在以太坊生态中布局:Robinhood在基于以太坊的Arbitrum上推出美股交易;德意志银行在zkSync构建代币化平台;BlackRock去年在以太坊上线货币市场基金BUIDL,支持USDC实时赎回。尽管新公链不断涌现,但它们最终都需与以太坊结算层对接。

去中心化的坚守与创新

以太坊的发展并非坦途,经历了崩溃、拥堵、高手续费和无数"以太坊杀手"的挑战。2022年,它成功从工作量证明转向权益证明,能耗降低超99%。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网络可持续性,更为后续扩容奠定基础。

Vitalik表示当前重点是到达"终点线",在保持去中心化的前提下提升速度与容量。零知识证明等技术可将交易数据压缩至智能手表等微型设备验证,而算法更新将防御大规模计算攻击。"这种变革不是颠覆现有系统,"Vitalik说,"更像持续生长的新生态。"

机构的选择:稳定胜过速度

Paul指出,机构用户更看重可靠性而非速度。"很多机构明确表示,他们选择以太坊正是因为其稳定性。"这正是Robinhood、德意志银行、Coinbase等企业选择不同二层方案,但最终都锚定以太坊的原因。

在Paul看来,这场变革不会轰轰烈烈。"当新事物出现时,我们倾向于在新基础设施上构建。未来金融产品将自然生长在区块链轨道上,实现传统系统无法完成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