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D实现多链布局
由波场创始人孙宇晨推出的算法稳定币USDD已正式登陆以太坊网络,实现对其原生波场区块链的跨链扩展。根据DeFiLlama数据,此举旨在吸引全球最大去中心化金融(DeFi)网络的用户,该网络目前流通着包括USDT、USDC和DAI在内的逾800亿美元稳定币资产。
关键里程碑与高收益产品
波场DAO储备基金在2022年5月TerraUSD崩盘高峰期推出USDD,其表示此次以太坊上线是"多链路线图的关键里程碑"。本次部署包含针对早期采用者的专属空投活动,并同步推出年化收益率高达12%的储蓄产品sUSDD。相较之下,以太坊主流借贷协议收益率普遍维持在2%-5%区间,如此悬殊的收益差引发市场对项目可持续性的质疑。
投资者需知
USDD拓展至以太坊可能扩大采用范围,但其两位数收益率及薄弱的抵押率仍令投资者警惕重蹈Terra崩盘覆辙。
抵押与稳定性隐忧
USDD试图通过智能合约、超额抵押机制以及与USDT/USDC的兑换体系来维持锚定。以太坊版本特别设计了锚定稳定模块以减少铸币赎回过程中的滑点。项目方还公布了CertiK的安全审计报告,但安全审查并不能保证长期偿付能力。
批评者指出USDD抵押率持续不足。去年波场DAO储备基金撤出7.5亿美元比特币储备后,该稳定币主要依赖波场TRX代币作为支撑。稳定币评级机构Bluechip给予USDD"F"评级,估算其抵押率仅为53%——远低于USDC和DAI维持的100%标准。即便常被诟病缺乏透明度的Tether,目前也宣称持有超1200亿美元储备资产并定期出具证明。
USDD流通供应量已从一年前的7.5亿美元缩减至4.6亿美元,与2025年突破1600亿美元规模的稳定币市场(以USDT、USDC为主导)形成鲜明反差。
以太坊的战略意义
据Messari分析,以太坊始终保持着DeFi和稳定币领域的主导地位,而波场的优势则集中在日均处理量超120亿美元的USDT结算流。通过接入以太坊,USDD试图获取更深的流动性池和更广泛的开发者基础。"以太坊汇聚着DeFi领域最庞大的开发者社区、协议集群和资金流动性",USDD团队在博客中强调。
此次部署虽可能提升USDD在机构与建设者群体的存在感,但也意味着需要接受以太坊成熟DeFi生态更严格的审视——在这个用户与监管方日益强调透明度与充足抵押的市场环境中。
投资者核心考量
接入以太坊提升曝光度,但USDD的信用建设仍需解决抵押不足问题并避免与TerraUSD崩盘事件相提并论。
TerraUSD的阴影
USDD登陆以太坊之际,市场对算法稳定币的质疑声仍未消散。2022年TerraUSD崩盘事件导致投资者损失超400亿美元,引发全球监管风暴。此后从美国到欧洲的监管机构都将算法模型定性为"具有内在脆弱性"。
尽管存在这些警示信号,USDD支持者强调其设计架构、超额抵押机制及新型锚定稳定模块使其区别于Terra。然而评级机构持续警示抵押缺口,加之其供应量在市场整体增长背景下逆势萎缩,USDD要建立长期信誉仍面临艰巨挑战。
本次上线事件凸显了DeFi创新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持续博弈。虽然以太坊的流量入口可能打开采用空间,但USDD能否在监管压力、抵押质疑和投资者对历史失败记忆的多重考验下证明其可持续性,将决定其最终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