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香港推出全面稳定币监管框架:首批牌照预计2026年初发放

2025-07-31 16:04:14
收藏

香港推出严格稳定币监管框架:首批牌照预计2026年初发放

香港正式引入严格稳定币发牌制度,要求发行机构最低资本2500万港元并实行全额储备支持。优先申请需在2025年9月30日前提交,首批合格发行商牌照预计将于2026年初发放。新规要求全面执行客户身份验证(KYC)程序,确保稳定币持有者的身份可追溯。

新法规2025年8月生效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于7月29日发布详细的发牌指引,标志着香港正式进入稳定币监管时代。新框架确立了香港在数字资产监管领域的领先地位,在严格标准与Web3生态创新之间取得平衡。

关键时间节点:优先申请9月30日截止

香港金管局明确了稳定币发牌的时间路线图:

2025年9月30日为优先申请截止日。希望获得优先审批的机构需在此日期前提交申请。首批获牌发行商预计将于2026年初公布,初期将重点支持跨境贸易和Web3应用场景。

对于已在香港运营的稳定币发行商,2025年8月1日至2026年1月31日为6个月过渡期。现有运营商必须在2025年10月31日前提交牌照申请,否则须从11月1日起启动业务缩减程序。

严格准入要求:最低资本2500万港元

香港金管局设定了较高的准入门槛,要求申请人维持至少2500万港元(约320万美元)的实缴资本。所有申请人无论注册地是否在香港,都必须在港设立实体运营,包括本地办公场所和常驻人员。

申请材料需包含三年业务计划、财务预测、审计报告及详细风险管理政策。高级管理人员须具备相关经验并常驻香港。

全额储备支持与多币种发行

最严格的要求之一是所有发行的稳定币必须保持100%储备资产支持,包括被冻结或列入黑名单的代币。合格储备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债务证券等金管局认可的高流动性资产。

持牌发行商可根据市场需求发行挂钩不同法币的稳定币,但每种新货币都需获得金管局批准。储备资产必须存放在香港持牌银行或同等资质机构,并与发行商自有资产严格隔离。

争议性KYC要求引发行业讨论

新规引入的全面客户身份验证要求引发行业热议。持牌发行商必须建立有效的身份识别机制,执行完整的客户尽职调查程序。

虽然非客户持有者通常无需直接验证身份,但当监测到钱包地址涉及非法活动、制裁名单或可疑来源时,将触发强化审查。行业担忧这些要求可能影响用户采用规模,但金管局强调这是反洗钱合规的必要措施。

技术安全与运营标准

持牌机构必须实施多重签名、预铸币协议、私钥安全管理和智能合约审计等技术保障措施。赎回请求需在满足条件后的一个工作日内处理,但合规审核时间不计入该时限。

新规禁止持牌机构对发行的稳定币支付利息,但允许在保持透明度的前提下委托海外托管机构和第三方投资管理人。

市场反应:超50家机构准备申请

据金管局总裁余伟文7月18日披露,已有数十家机构与监管机构接洽。行业消息显示,包括京东数科、蚂蚁国际、渣打银行(香港)和Circle创新科技等主要机构已确认将提交申请。

全球影响与竞争定位

香港的全面监管框架使其有望成为稳定币监管的全球标准制定者。金管局表示正探索与其他司法管辖区的互认机制,并监测全球系统性稳定币的监管发展。

新规支持持牌香港稳定币通过海外渠道进行全球分发,要求建立全面的合规与风控体系。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当局对VPN访问采取基于风险的监管方式,而非实施全面技术限制。

结论:树立全球标杆

香港的稳定币监管框架代表了数字资产监管的成熟方案,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同时促进创新。随着首批牌照预计在2026年初发放,全球加密行业将密切关注香港的实施效果,这一平衡监管模式的成功可能对国际监管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