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行业与黑客的永续攻防战
尽管加密货币行业持续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但协议开发者们仍与黑客进行着一场无休止的战争。攻击者不断寻找协议中最薄弱的环节——往往正是人为因素。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区块链安全平台CertiK联合创始人顾荣辉表示:"这场对抗存在天然的不公平性,恶意攻击者只需找到一个漏洞就能攻破整个系统。"
"只要存在弱点或漏洞,迟早会被攻击者发现,"顾教授在Cointelegraph的Chain Reaction每日直播节目中强调,"这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战争。"他预测:"尽管我们不断加强防御,但明年(黑客造成的损失)很可能仍将维持在十亿美元量级。"
2025年上半年损失创新高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因黑客攻击和漏洞利用造成的损失飙升至24.7亿美元。其中第二季度共发生144起安全事件,损失超8亿美元,较第一季度下降52%。值得注意的是,仅2月21日Bybit交易所遭遇的14亿美元黑客攻击就占据了大半损失,这成为加密货币史上最大规模的安全事件。
攻击重心转向人为漏洞
随着区块链底层安全性的提升,黑客开始将目标转向人类行为弱点。顾教授解释:"当协议或Layer1区块链变得更安全时,攻击者就会转向掌握私钥的操作人员。"2024年约半数安全事件源于"操作风险",如私钥泄露等。
今年重新抬头的加密货币钓鱼诈骗印证了这一趋势。8月6日,一名投资者因误签恶意交易,导致钱包内价值300万美元的USDT被转走。调查显示,受害者可能仅核对了钱包地址的首尾字符——这是多数投资者的常见做法,而关键差异往往隐藏在被平台省略的中间字符中。
另一起案例中,受害者在458天前无意签署了恶意授权交易,最终在8月3日损失超过90万美元的数字资产。这些事件表明,社交工程攻击正变得愈发精密,单纯依靠技术防御已难以应对所有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