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可通过完善加密监管框架追回百亿美元流失资金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最新报告显示,若乌克兰实施更全面的加密货币监管框架,该国至少可追回100亿美元的被盗资金和流失税款。这家英国国防与安全智库警告称,若不迅速采取行动,乌克兰的财政与安全状况恐将持续恶化。
监管滞后的多重风险
报告指出:"乌克兰面临的特殊风险主要涉及场外交易活动、作为网络威胁枢纽的地位,以及加密货币在为俄罗斯军方采购受制裁部件、资金骡子等活动中扮演的角色。"研究人员建议乌克兰应重点吸引稳定币等特定资产,正视网络犯罪与非法金融的重叠性,并制定明确的监管规则。
报告作者强调,若继续放任现状,乌克兰不仅将持续成为俄罗斯资金洗白中心,还会因过度征税和腐败问题吓跑合法初创企业。乌克兰自2018年启动加密监管立法程序,议会虽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前夕通过《虚拟资产法》,但因配套税收法案尚未获批,该法律至今未能生效。
国际合规压力加剧
根据加入欧盟的进程要求,乌克兰须在2025年底前使虚拟资产规则与欧盟标准接轨,同时必须遵守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相关规定。专家警告,该国目前在特别工作组"部分合规"的评级可能面临下调风险。
报告揭露,当地称为"掉包客"的资金骡子网络每月从乌克兰预算中抽走2400万美元。尽管银行去年冻结了8万个骡子账户,但犯罪分子仍以120美元的低酬诱使贫困民众参与洗钱。
新型犯罪模式涌现
基于Telegram的加密货币毒品交易构成新威胁,据称俄罗斯相关方正针对乌克兰士兵实施心理战。报告分析称:"虽非发源地,但凭借战略位置、战时脆弱性和尚不完善的法规,乌克兰正成为新兴加密资金洗白枢纽。"
类似利用邻国洗白加密资产的现象也出现在吉尔吉斯斯坦。今年8月英美对涉嫌支持俄罗斯的当地加密网络实施制裁后,引发吉总统抗议,指控两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
制裁行动初见成效
乌克兰在制裁俄罗斯关联加密企业方面已取得进展,7月对19家俄罗斯加密矿企、17家数字资产运营商及5家交易所采取了限制措施,这些实体均与俄金融基础设施存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