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数字货币时代即将来临
今年早些时候,Facebook高调发布了Libra加密货币项目。这个旨在为数十亿人赋能的计划迅速成为热议话题,"Libra"和"Facebook加密货币/区块链"等词汇频频出现在数百万人的手机通知中。
不出所料,各国央行、政府及传统机构迅速注意到了这一金融科技领域的新成员。尽管一些机构对Libra持开放态度——例如IBM表示愿意在区块链领域与Facebook合作——但各国政府及央行则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
Libra引发的担忧
尽管Libra声称与法定货币1:1挂钩,但人们担心如果它获得足够多的认可,可能侵蚀国家货币主权,并对公民安全构成威胁。这种担忧促使各国央行开始讨论创建央行数字货币(CBDC)作为应对方案。
荷兰ING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克·克利夫认为,Libra的推出将加速CBDC的建立。他预测,未来两到三年内,主要央行将采取措施建立自己的数字资产。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进展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人民银行(PBoC)似乎走在了前列。过去五年间,中国货币当局一直在积极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包括招聘区块链开发人员等举措。今年8月,央行副行长穆长春透露,数字货币原型已完成,可能即将推出。
尽管官方媒体表示项目"没有时间表",但根据克利夫的预测,随着Libra的发展,中国可能会加快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据悉,中国一些大型银行和企业可能很快将接入这一数字支付生态系统。
全球数字货币发展态势
除中国外,其他国家也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据报道,朝鲜正在开发加密货币,旨在规避国际制裁和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欧盟也有关于创建自己的加密货币以对抗Libra的讨论,但目前仍停留在设想阶段。
尽管完全成熟的央行数字货币系统尚未出现,但Libra的推出无疑为全球货币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几年,我们很可能会见证央行数字货币的快速发展,这将深刻影响全球金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