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Toss、Musinsa、Rebellion,代币化开启非上市投资新机遇

2025-08-19 10:20:55
收藏

2017年的ICO热潮将区块链改变金融的想象力变成了现实。但此后关于代币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将上市股票上链以实现小额交易这一方向上。在已经高度完善的股票市场,这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单纯的数字化转型。真正需要革新的领域其实另有其处——那就是完全封闭的市场:私募股权的世界。

被封锁的增长机遇

韩国存在许多以惊人速度成长却对普通投资者紧闭大门的企业。从AI半导体企业Rebellion、开发民营航天运载器的Perigee Aerospace、培育内容IP的Imaginus,到估值数万亿韩元的金融科技企业Viva Republica(Toss)。这些企业虽处于成长性行业和未来产业的核心位置,却深陷以私募为主导的资本结构,甚至在场外股票交易平台也难以觅其踪迹。

问题不止于此。即便这些企业也属于"相对可触及"的范畴。至少知名企业还能获得媒体报道,而更多高增长初创企业则被完全封闭在私募架构中。信息匮乏、交易受限、投资机会基本只向高净值个人或机构开放。

扭曲的市场结构

场外市场中,虽然性质略有不同,但像Dunamu、Musinsa、Yanolja、Kurly、Toss这样的独角兽企业常以溢价进行交易。然而这些交易要么通过特定平台,要么仅限部分投资者参与,与真正的机会平等相去甚远。

过去并非如此。亚马逊、微软、谷歌等企业上市时估值相对较低,个人投资者也能搭乘其成长快车。如今情况相反——独角兽企业在积累数万亿韩元估值后仍推迟上市,通过私募吸引更大规模投资,与普通投资者的鸿沟日益扩大。

代币化:打破封闭的钥匙

将私募股权通过区块链实现代币化,企业便能吸纳包括小额投资者在内的多元化资金来源。所有权实现透明数字化,交易可追溯,流动性显著提升。早期投资者或初创团队成员还可通过部分股权变现创造现金流。

风险固然存在。但考虑到当下无数年轻投资者已能接触杠杆衍生品、高风险网红股票的现实,真正问题不在于风险,而在于"机会的不均衡"。1930年代设计的"合格投资者"规则仍在运作,持续维系着"资本越多机会越多"的结构。

重构资本形成机制

预计到2025年,全球非上市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美元。但这扇门对大多数人依然紧闭。在信息、资本、机会单边集中的结构下,即便韩国涌现再多Rebellion这样的企业,也无法对"谁共享经济增长"这个问题给出公平答案。

我们当下需要讨论的不仅是技术演进,更是"谁能登上经济舞台"、"资本以何种方式形成"这些根本结构的转变。私募股权代币化,或许正是打开这间密室的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