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与区块链技术:未来金融的新格局
数字资产重新成为焦点
2017年底,比特币投机热潮和ICO欺诈事件曾让数字资产成为禁忌话题。然而,近期讨论再度活跃,原因包括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建议、特定金融信息法修订、新冠疫情推动的非接触社会转型、数字资产征税以及各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发动向。与2017年底相比,数字资产的未来前景更加明朗。
传统金融机构的应对
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积极应对这一趋势。NH农协银行率先推出数字资产托管服务,尽管这一领域在韩国尚属陌生,但该行对全球趋势的洞察和对数字资产未来的信心促使其迈出这一步。NH数字R&D中心在这一转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区块链技术负责人金成贤科长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金成贤科长的背景与职责
金成贤科长在NH农协银行数字R&D中心负责区块链技术。他所在的团队负责区块链、人工智能(AI)、云计算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并将其应用于银行业务战略和实际工作中。
区块链技术的吸引力
金成贤科长曾在区块链初创公司工作,2017年底比特币价格飙升和ICO热潮让他首次接触区块链。尽管当时对区块链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了解不多,但他被其巨大的波动性和24小时不间断的交易市场深深吸引。随着对区块链技术的深入研究,他逐渐认识到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新的信任网络并提供创新服务。
农协银行的区块链服务
NH农协银行目前专注于数字资产托管服务。尽管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中的应用尚有限,但托管服务是其中之一。该服务在海外已相当普及,主要面向缺乏基础设施和专业知识的投资者,由托管银行代为管理和运营资产。随着特定金融信息法的修订,韩国银行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
未来计划与展望
农协银行计划在特定金融信息法实施前完成托管服务的概念验证,并逐步完善相关业务架构。尽管法规尚不明确,但该行期待通过托管服务平台的开发,推动市场进一步发展。
疫情加速数字转型
新冠疫情加速了非接触文化的普及,核心在于数字化转型。资产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数字化,例如房地产和艺术品市场的在线交易平台。区块链技术让这些市场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未来将基于数字资产提供更多金融服务。
政策与行业现状
金成贤科长认为,尽管一些不良项目影响了区块链行业的声誉,但政策应继续支持优质项目的成长。托管服务平台可以为小型初创公司提供基础设施,减少市场中的道德风险。
结语
NH农协银行计划推出托管服务平台,这一举措或许出乎意料,但全球资产定义和客户需求的迅速变化要求银行做出改变。该平台的成功离不开外部合作伙伴的参与,期待与各方共同开拓这一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