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稳定币持谨慎态度 全球市场却加速迈向1.8万亿美元规模
这位官员通过北京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发表的言论,凸显出在全球加速采用稳定币的背景下,政策制定者之间日益明显的分歧。
现有支付体系已足够高效
周小川驳斥了人民币稳定币能带来实质效益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现有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和数字人民币支付系统已经具备快速、低价和广泛普及的特点。他警告称,引入稳定币可能诱发金融领域的投机、欺诈和市场波动,同时削弱中国严格的资本管制政策。
与国际路线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警告与其他政策顾问的建议形成鲜明对比。部分专家认为中国应效仿美国对稳定币的接纳态度,特别是在美元持续扩大数字市场主导地位的背景下。但周小川坚持认为,即便是美国、香港和新加坡的监管框架,仍不足以防范大规模采用稳定币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全球稳定币市场蓬勃发展
就在中国保持观望之际,全球稳定币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稳定币供应量在短短七个月内翻倍,从2024年1月的约1300亿美元激增至目前的2700亿美元。分析师指出,这反映了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区块链市场,而稳定币已成为零售和机构投资者的首选入口。
应用场景持续扩大
根据Token Terminal数据,自2020年以来稳定币采用率显著提升,2025年增长势头最为强劲。经历两年停滞期后,市场需求再度攀升,有力支撑着去中心化金融和跨境支付等更广泛的加密经济活动。
若当前趋势延续,到2028年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8万亿美元,这将使其规模堪比传统金融的重要板块。支持者认为,稳定币将提升美国支付系统效率,并在传统银行体系与数字经济之间架起重要桥梁。
中国面临的政策考量
周小川的言论表明,中国政策制定者仍对稳定币的利弊权衡保持警惕。这不仅关乎金融稳定,更涉及中国在日益全球化的数字经济中保持资本流动管控能力的关键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