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信用评级遭遇下调
芬兰的信用实力近日遭受打击。周五晚间,惠誉评级将该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评级从"AA+"下调至"AA",理由是其债务持续上升且控制措施乏力。这一决定结束了芬兰近十年的评级稳定期,同时维持了"稳定"的前景展望。
债务问题持续恶化
惠誉指出,政府债务仍在攀升,且没有明确迹象表明现任政府能够有效遏制这一趋势。预计债务占GDP比例将从2024年的82.1%升至2025年的86.3%,并可能在2029年突破90%大关。这一数据与同评级国家49.4%的中值形成鲜明对比。评级机构认为,预算赤字、经济增长乏力、利息成本上升以及资金流错配是导致债务增加的主要原因。
财政整顿力度不足
尽管芬兰在2023至2024年间实施了价值90亿欧元(约占GDP3.3%)的财政方案,旨在2027年前稳定公共财政,但惠誉认为这些措施收效有限。2024年政府总支出仍将维持在GDP的57.7%高位,且由于老龄化相关支出、国防预算增加和社会福利开支上升,短期内支出规模难以缩减。
更令人担忧的是,政府计划在2026至2027年实施所得税和企业税减免,虽可能刺激经济增长,却会进一步恶化财政赤字。惠誉预测,2025年政府赤字率仅能从2024年的4.4%微降至4%,并至少在2027年前维持在3%以上,远高于同类国家2.1%的平均水平。
经济增长乏力
芬兰经济表现持续落后于欧洲整体水平。GDP仍徘徊在2019年水平,而同期欧盟平均增长达5%。预计2025年经济增速仅为0.9%(2024年为0.4%),虽受通胀回落和家庭收入微增支撑,但高失业率和低迷的消费者信心仍构成拖累。
尽管清洁能源、新技术和国防基建有望带动投资小幅回升,但私营部门信心不足难以形成强劲增长动力。2026-2027年增长率可能提升至1.4%-1.5%,但仍低于同类评级国家2.5%-2.1%的预期均值。央行预计潜在增长率仅约1%。
就业市场承压
劳动力市场持续恶化,2025年一季度失业率攀升至9.2%(上年同期为7.9%),成为欧元区失业率最高国家之一。尽管移民人口增加和老年劳动力参与度提升使就业率保持历史高位,惠誉仍预计今年失业率均值将达9%,2027年才可能回落至8.3%。
同时通胀压力再现,基于HICP指标的年度通胀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1%升至2025年的1.9%,2026-2027年将维持在2%左右。信贷活动持续低迷,即便近期降息也未能提振需求,家庭借贷停滞,企业贷款持续收缩。
金融体系保持稳健
值得关注的是,超90%的住房贷款采用浮动利率,导致偿债成本不断上升。不过银行业整体稳健,不良贷款率稳定在1.2%(建筑业较高),核心资本充足率保持在18%左右的强劲水平。
惠誉维持评级的部分原因在于芬兰仍具优势:养老金资产规模相当于GDP的98%(其中约三分之一为公共养老金),即便面临人口老龄化,预计2050年前储备仍能维持在GDP的75%左右。政府还计划2027年从国家养老基金提取10亿欧元补充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