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在触及124,000美元高点后回落至117,000美元下方。亚洲"鬼月"带来的下行压力与美国、韩国链上数据展现的韧性相互角力,市场陷入观望情绪。可能下探100,000美元的威胁正在加剧市场紧张。
比特币创124,000美元新高后回落:看跌信号确立
在日前创下124,000美元历史高点后,比特币于8月14日经历近6%的跌幅,回落至117,000美元下方。日线图呈现"看跌吞没"形态,这一技术信号预示趋势反转。此次回调成为本月最剧烈下跌,强化了市场进入盘整阶段的判断。
尽管出现调整,链上指标仍显示市场具备强劲承压能力:
与此同时,韩国特有的"泡菜溢价"指标也重返正值区间,印证当地投资者重拾兴趣。
此外,市场抛售信号仍然有限。数据显示短期持有者仅以亏损状态清算16,800枚BTC,远低于此前回调周期中48,000枚比特币的抛售量级。
"鬼月"效应:当迷信影响比特币走势
除技术指标外,文化季节性因素也在发挥作用。今年8月23日至9月21日的"鬼月"被亚洲市场视为不祥之兆。尽管这种信仰缺乏经济基础,但其对市场的心理影响真实存在,主要表现为风险偏好降低和获利了结增加。
历史数据显示,比特币在此期间往往表现疲软。自2017年以来平均跌幅达21.7%,其中2017年暴跌39.8%,2021年下跌23%。若此模式重演,当前价格可能进一步回调至100,000-105,000美元区间后才可能迎来持续性反弹。
BTC重回100,000美元是否不可避免?
从技术面看,116,000-117,000美元区域构成比特币关键支撑位,现货买盘与期货头寸在此密集。若该防线坚守,市场或快速重拾升势。反之,若鬼月期间BTC显著回落,则测试100,000美元关口的可能性将大增。
长远来看,部分分析师认为"鬼月"引发的夏季回调可能为第四季度强劲反弹蓄力,届时机构需求复苏与累积资金流将形成支撑。核心问题在于市场心理会否屈服于季节性恐惧,还是基本面将打破这一循环魔咒。
当前比特币正处于韧性信号与季节性回调威胁的拉锯战中。若鬼月延长跌势,反而可能为投资者提供年末反弹前的长期布局机会。这场迷信与金融的年度邂逅再次证明,加密市场中集体心理的影响力不亚于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