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base新政策引争议:反歧视法与国家安全如何平衡?
布莱恩·阿姆斯特朗近期宣布,Coinbase将开始要求员工参加线下入职培训,并将某些职位限制为仅限美国公民申请。这一声明立即引发质疑——该交易所的新政策是否涉嫌违反美国反歧视法?
政策调整的真实范围
在回应质询时,Coinbase发言人澄清公司并未实施全面"仅限美国公民"政策。这些为应对朝鲜黑客威胁而制定的新规,仅适用于能接触敏感系统的特定岗位。具体措施包括:所有新员工必须参加线下入职培训,敏感系统操作员需提交指纹并持有美国公民身份。
法律层面的争议焦点
根据《移民和国籍法》(INA),雇主通常不得基于公民身份或移民状态进行歧视。但法律也承认某些例外情况,例如涉及国家安全许可或受出口管制条例约束的岗位。Coinbase面临的核心法律困境在于:其政策是否能被归入这些合法例外范畴?
该交易所强调,新安全措施并非援引《国际武器贸易条例》(ITAR)等法规,而是通过线下身份核验、指纹采集等入职流程强化防御。对于非美国员工,线下培训将在区域中心进行。
行业安全趋势的缩影
Coinbase将其政策置于行业整体转型背景下解读:"鉴于欺诈性求职和恶意渗透行为激增,加强身份核验与线下要求将成为行业常态。"该公司同步实施多层防护体系,包括技术监控、背景审查、强制安全培训等。
这种防御升级源于朝鲜黑客的战术演变。最新调查显示,这些国家支持的黑客正通过伪造身份应聘远程IT岗位,仅2025年就通过渗透企业向朝鲜政权输送超1658万美元资金。
未决的行业影响
Coinbase的应对措施可能为科技行业树立先例。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当企业为抵御国家级黑客威胁而调整用人政策时,如何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平衡安全需求与反歧视原则?目前尚不确定这种模式会成为新行业标准,还是开启法律争议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