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加密货币挖矿产业面临转型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对比特币挖矿实施严格管控,导致超过一半的比特币网络算力被迫外迁。其中大量算力转移至美国,德克萨斯州等对加密货币友好的地区涌现出大量硬件农场就是明证。然而,并非所有算力都转移得如此遥远。根据剑桥大学另类金融中心的数据,哈萨克斯坦已成为比特币挖矿的第二大热门国家,但该国正面临多重挑战:自然资源减少、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愿望,以及监管机构对清理地下加密货币经济的呼声。
能源供应与监管困境
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长Magzum Mirzagaliyev昨日向加密货币矿工保证,合规运营不会与国家电网断开连接。然而,那些未在政府注册的所谓"灰色矿工"可能很快面临选择:要么注册,要么离开该国。
作为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自然资源丰富。这个前苏联共和国拥有全球最低的居民和企业用电价格(约为美国的一半),这对能源密集型的比特币挖矿来说十分理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哈萨克斯坦的加密货币挖矿之所以保持低成本,并非源于完全自由的市场,而是依赖于以煤炭为基础的国家调控经济体系。
能源压力与绿色转型
随着国家向更环保的能源转型,哈萨克斯坦开始感受到压力。政府估计加密货币挖矿消耗了全国8%的电力容量,其中三分之二来自未受监管的矿工。
哈萨克斯坦区块链和数据中心产业国家协会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该贸易组织于周二呼吁政府打击灰色矿工,他们认为这些矿工可能会破坏监管机构相对有利的政策。协会主席Alan Dorjiyev表示:"虽然许多非法矿工在最近几个月设立了业务,但也有许多比特币挖矿公司已在该国运营多年,完全遵守所有法律,缴纳税款,并提供当地就业机会。"他补充说,协会正在"积极与"能源部和数字发展部合作,"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让遵守规则的企业能够运营,而不遵守规则的企业将被淘汰。"
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
据路透社周三报道,一些灰色矿工对正式注册表示担忧,这不仅是由于税收要求增加,还因为政府正在讨论的额外提案。该通讯社引用一位匿名矿工的话说:"政府计划推出的税收是矿工可以承受的。但尚不清楚政府可能会进一步提出什么要求。"
如果监管要求过于严格,比特币挖矿可能会再次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