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与可再生能源的未来
今天是地球日,关于比特币对环境影响的争论愈演愈烈。在这场争论的最新一轮中,金融科技巨头Square发布了一份白皮书,概述了比特币如何为更绿色的未来铺平道路。
Square的白皮书与比特币清洁能源倡议
这份白皮书包括由ARK投资管理公司提供的数据,是Square比特币清洁能源倡议的一部分,该倡议旨在支持致力于整合环境可持续比特币挖矿形式的公司。Square在其中声称,比特币挖矿和可再生能源“非常适合”加速能源转型。
白皮书提出了一个核心主张:比特币挖矿是全球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一个机会。(值得注意的是,Square已将其5%的现金投入比特币,而ARK是Coinbase的大投资者,因此两家公司都与比特币的声誉息息相关)。
特别指出的是,Square认为,由于不可靠的电力供应和电网拥堵,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正遭遇瓶颈。该公司还断言,比特币矿工可以充当“灵活的负荷选择”,使电网能够“大幅”部署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Square声称,比特币挖矿是“可再生能源和存储的理想补充技术”。通过将比特币矿工与可再生能源和存储项目相结合,Square断言,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反过来,这可以提高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的回报,作为新风电和太阳能项目的催化剂,并为可再生电网提供现成的“过剩”能源。
简而言之,Square声称,如果我们想推动可再生能源行业向前发展,比特币挖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Square的乐观展望与质疑
尽管Square对比特币网络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但其乐观的预测依赖于一些值得怀疑的假设。
Square的白皮书依赖于几个假设,但并非所有这些假设都是合理的。
首先,Square将比特币矿工描述为“位置不可知论者”,只需要互联网连接即可运行。根据有关比特币挖矿操作的相关地理数据,这一说法值得质疑。
在2019年发表在科学期刊《焦耳》上的这项研究中,对IP地址的分析显示,超过三分之二(68%)的比特币网络计算能力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分别仅占网络计算能力的17%和15%。
如今,剑桥大学的比特币挖矿地图发现,中国占全球比特币挖矿行业的65%。这些数据表明,矿工们明显偏向于在亚洲开展业务。
Square的白皮书还声称,能源来源的平准化能源成本(LCOE)显示,水电、风能和太阳能都比煤炭等化石燃料能源便宜。这可能是真的,但这仍然并不意味着比特币矿工已经或将涌向可再生能源来为其运营提供动力。
剑桥大学的研究发现,目前,比特币网络39%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与此同时,其中一些电力来自最脏的能源。例如:就在上周末,中国新疆地区的一座煤矿发生洪水并关闭。这导致比特币的哈希率突然降至2020年11月以来的最低点——表明比特币仍然严重依赖不可再生能源。
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正如Quantum Economics的比特币分析师Jason Deane此前告诉Decrypt的那样,“中国目前对燃煤电厂的痴迷——尽管有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意味着某些矿工可以在某些地区利用廉价的‘肮脏’电力。”
Square的报告还建议,比特币挖矿可以鼓励对太阳能或其他形式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当然,这可能会成为现实,但比特币矿工受到最适合其业务的因素激励。
Square正确地指出,可再生能源——按平准化能源成本计算——比煤炭便宜。然而,正如北美比特币挖矿公司Bitfarms总裁Geoff Morphy最近告诉Decrypt的那样,“随着我们的扩张,我们能坚持纯水电吗?我们不知道。如果世界有机会在某处有盈余,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盈余,那么我们会转向某种碳能源。”
并非所有人都同意Square对绿色比特币未来的崇高期望。
上个月曾建议比特币可能有一天成为国际贸易首选货币的花旗银行,后来将其预测限定为,比特币的能源消耗“在一个日益意识到投资决策对环境影响的世界中是一个问题。”
该银行的报告还建议——与Square一样——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可能是比特币未来的解决方案。花旗指出,如今几乎40%的比特币挖矿基于可再生能源,并补充说,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性质”可能使矿工在未来优化其能源消耗。
尽管如此,数据表明比特币的能源消耗(以及由此产生的碳足迹)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如今,剑桥大学认为比特币每年消耗约113太瓦时的能源,而致力于揭示技术意外后果的网站Digiconomist则将该数字定为接近100太瓦时。
去年这个时候,剑桥大学和Digiconomist分别将比特币的能源消耗定为74太瓦时和75太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