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根基,不同命运
Terra的UST依赖信仰和内部铸币销毁机制,而Ethena的USDe则以真实抵押品和Delta中性对冲为基础——这使其在LUNA崩盘的地方实现了复苏。
危机即验证
在2025年市场崩盘期间,USDe曾短暂脱锚,但通过透明沟通、实时赎回和套利迅速恢复——证明其模型在压力下仍具韧性。
从信仰到数学
LUNA的陨落终结了"算法信仰"时代。USDe的存活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启:稳定币不再以承诺评判,而是以透明度、抵押品和风控能力论英雄。
恐惧之夜的复现
那个夜晚,加密市场仿佛经历时空倒流。2025年10月11日(UTC),新一轮美国关税触发大规模清算,恐慌浪潮席卷全球市场。比特币从12万美元高位跳水,ETH跌破4200美元,数小时内有数十亿杠杆头寸灰飞烟灭。混乱中,一个名字在交易屏幕上闪烁——号称"次世代稳定币"的USDe,其价格一度跌至0.65美元。
整个行业瞬间凝固。"这是又一个LUNA吗?"交易员们窃窃私语。
但故事并未重演。数小时内,USDe重回1美元关口。系统没有停摆,没有铸币销毁的死亡螺旋,没有链上冻结。套利者进场,流动性回归,信心逐步重建。三年前Terra的UST同样急速坠落——却再未回头。这一次,结局截然不同。
算法信仰的崩塌
LUNA的故事是伪装成创新的海市蜃楼。2021年牛市期间,Anchor Protocol20%的收益率让投资者如飞蛾扑火。许多人将UST视为DeFi的"去中心化美元",其创始人Do Kwon更成为对抗法币世界的偶像。算法看似优雅:当UST高于1美元,用户销毁LUNA铸造UST;当低于1美元时则反向操作。理论上,供需将永恒平衡。
但整个设计建立在脆弱假设上——信心永不崩塌。
2022年5月,幻象破碎。Curve池流动性枯竭,UST开始脱锚,恐慌性抛售爆发。系统疯狂增发LUNA赎回UST,市场被彻底淹没,LUNA价格崩溃。随着币价下跌,赎回产生更多LUNA,引发恶性通胀的死亡螺旋。短短数日,LUNA从80美元跌至不足1美分,UST价值缩水至0.05美元。链上两度停摆,储备金耗尽,Do Kwon那条"保持镇定"的推文成为盲目信仰的讽刺符号。
Terraform Labs最终放弃UST,另起炉灶任旧链消亡。这场崩盘抹去数百亿美元市值,也宣告算法稳定币梦想的终结。
USDe的"理性稳定"启示录
三年后,Ethena Labs带着USDe登场。质疑声四起——以衍生品为支撑的稳定币听起来与Terra模式危险地相似。但底层逻辑实则天壤之别。
USDe不依赖内部代币维系价值,而是采用真实抵押品与对冲策略构建"Delta中性"合成美元。Ethena持有ETH等现货资产作为抵押,同时在永续合约市场建立等量空头头寸。当加密资产下跌,空头盈利抵消损失;上涨时抵押品增值平衡对冲。最终形成抗市场波动的美元等价组合。
每个USDe都存在超额抵押和全额担保。资产由受监管托管方保管,仅授权做市商可进行铸造赎回——杜绝恐慌性挤兑。这非算法实验,而是金融工程产物:基于区块链的债券,其收益源自真实资金费率,而非循环激励。
但稳定从非永恒。2025年10月的暴跌成为终极考验。当币安系统延迟导致对冲失效,USDe市价骤降至0.7美元下方。"LUNA2.0来了"的标题铺天盖地。然而Ethena的应对异常冷静:没有冻结,没有紧急补丁,没有否认。仅有一则声明:"USDe仍保持超额抵押且完全可运作"。
套利大军随即进场。他们在币安低价收购USDe,赎回抵押品赚取差价。数小时内价格回归1美元。讽刺的是,Ethena的空头头寸在暴跌中获利,储备金不降反增。当硝烟散尽,USDe未被摧毁——它完成了压力测试。
算法梦醒之后
USDe的存活绝非侥幸,而是进化。Terra崩盘后,"算法稳定币"沦为贬义词。监管重拳出击,投资者愈发清醒,市场终于明白无支撑的高收益只是幻梦。Ethena诞生于这后启示录时代——将去中心化与纪律性结合的协议。它认清一个真理:无抵押则无信任,无对冲则无稳定。
正因如此,当恐慌再度来袭,USDe凭借透明度、抵押证明和理性沟通站稳脚跟,而非依赖盲目信仰。Terra留下的遗产是警示:信念不能替代风控。凭空创造价值的稳定币,终将被自身算法反噬。
如今USDe前路仍充满变数——监管虎视眈眈,流动性变幻莫测,市场压力可能随时再现。但有一点已然明晰:它证明稳定不源于信仰,而来自数学、透明度和真实抵押。
Terra的幽灵或许终将消散,而USDe正悄然开启新篇章——在这里,稳定币不再靠承诺冠名,而是以实证为凭。

资金费率
资金费率热力图
多空比
大户多空比
币安/欧易/火币大户多空比
Bitfinex杠杆多空比
账号安全
资讯收藏
自选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