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挖矿对环境影响引发热议
近几个月来,比特币挖矿对环境的影响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纽约时报》等媒体对比特币和NFT的环境成本提出警告,而Square等公司则认为比特币挖矿可能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纽约时报》引发的争议
在Coinbase成功在纳斯达克直接上市这一加密货币行业的重要里程碑之后,《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Coinbase崛起中的警示:加密货币消耗大量能源"的文章。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比特币挖矿能源消耗问题的担忧。
文章列举了多项担忧,包括比特币挖矿的能源消耗超过阿根廷等国家的用电量、比特币排放可能导致全球变暖突破巴黎协定限制、对国家法律和污染监管的影响,以及在伊朗等国造成停电的因果关系等。
这篇文章在加密货币社区引发了激烈争议,包括Nic Carter在内的加密货币支持者对其进行了详细反驳。Carter和其他专家指出,批评比特币能源使用的研究和文章没有区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中国和冰岛等加密货币挖矿活跃的国家,其能源主要来自地热和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
其他反驳包括文章中对每笔交易能源成本的错误假设、对网络扩展的错误预测、引用已被美联社反驳的伊朗政府虚假报告,以及其他诸多不一致之处。
Square参与论战
作为美国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和活跃的比特币投资者,Square在地球日发布了一份备忘录,阐述了比特币可能对地球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
这份题为"比特币是清洁能源未来的关键"的备忘录分享了公司的观点,认为比特币网络能够帮助社会采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Square认为比特币挖矿可能成为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催化剂,因为比特币矿工是"独特的能源买家,他们提供高度灵活且易于中断的负荷,以全球流通的加密货币支付,并且完全不受地理位置限制",这使他们成为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理想选择。
花旗银行的不同观点
花旗银行过去几个月对加密货币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和支持,将比特币称为对抗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潜在赢家,认为加密货币正处于"临界点"。
在最新的"货币的未来"报告中,花旗银行提到环境问题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指出"至少可能阻止一些投资者持有比特币,并可能促使政府干预禁止挖矿,就像中国的部分地区一样"。
然而,报告也引用了剑桥大学另类金融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76%的矿工使用了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其中40%几乎完全依赖可再生能源。尽管引用了这些数据,花旗银行认为趋势正在向相反方向发展,因为专注于降低每笔交易的能源消耗并不一定会减少环境影响,反而可能导致交易量增加。
以太坊正在转向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更具价值的网络应该会带来更有价值的以太坊,但风险可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