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谷歌推出Layer-1区块链——又将迎来一场败局?

2025-08-28 19:43:16
收藏

新玩家入场:谷歌推出企业级区块链网络GCUL

区块链领域又迎来一位重量级选手。谷歌近日宣布推出其自主研发的第一层区块链网络——谷歌云通用账本(GCUL)。与其他面向加密货币投机者的公链不同,GCUL专为银行、交易所和金融机构设计。该网络正与CME集团合作测试,预计2026年全面上线。

Layer-1区块链的失败魔咒

过去几年,无数风光一时的Layer-1项目最终沦为"鬼城"。即便获得巨额融资和顶级机构背书,多数项目仍难逃衰败命运:

以Berachain为例,这个融资1.5亿美元、号称要挑战以太坊和Solana的" meme链",如今日手续费仅500美元,稳定币锁仓量暴跌90%,头部五个dApp日均总收入不足1万美元。

Story Protocol同样遭遇滑铁卢。这个标榜"链上知识产权"的项目,3000万美元的锁仓量和24小时仅31美元的手续费,昭示着生态的彻底冷清。

Tezos、EOS、Algorand等昔日明星公链,市值较历史高点均已缩水80%以上。这些失败案例揭示出行业通病:

五大致命陷阱

1. 生态孤岛:现代开发者需要默认支持跨链互操作。拒绝互联的公链终将孤独消亡。

2. 过度营销:"先发币后建设"的模式导致投机盛行。当90%社区成员离场,代币经济即刻崩盘。

3. 开发体验差:Move等新语言虽具学术价值,却提高了开发门槛。EOSIO审计显示25%合约存在漏洞,暴露工具链缺陷。

4. 锁仓量幻觉:激励性流动性如同"买一送一"促销,奖励停止即现原形。

5. 愿景漂移:核心团队动荡直接动摇项目根基。Story Protocol联合创始人在项目上线半年后转投AI领域就是典型案例。

GCUL的破局之道

谷歌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完全不同的定位:

机构优先:不参与NFT或meme币竞争,专注解决金融机构在抵押品管理、全天候结算和资产发行等领域的痛点。

技术中立:与USDC主导的Arc或Stripe的Tempo不同,GCUL保持供应商中立,这对PayPal、Visa等机构更具吸引力。

开发友好:采用Python编写智能合约,显著降低金融科技团队的使用门槛。

基建优势:直接接入谷歌云全球网络,规避服务器部署等底层问题。CME集团的参与更证明其解决实际金融需求的能力。

专业金融链的时代来临

行业正呈现清晰趋势:面向特定场景的专业Layer-1正在取代通用链。Circle的Arc专注稳定币支付,Stripe的Tempo主攻商户结算——这些成功案例揭示:

资本市场不需要另一个以太坊。未来以太坊将成为DeFi中心,而其他链将各自承担RWA、稳定币转账等专业职能。它们不会服务大众用户,而是重塑万亿美元规模金融基础设施的后端。

摩根大通Onyx的7000亿美元代币化支付量证明,低调务实的机构级区块链正在悄然改变金融格局。GCUL延续这一思路,但依托谷歌云的全球规模,有望成为金融机构在可编程结算、资产代币化等领域的默认选择。

写在最后

当大多数Layer-1因追逐流量而失败,谷歌可能因其实用主义而成功。在这个新阶段,市场需要的是可信中立、机构优先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无论Onyx、Canton网络、Avalanche常青子网还是GCUL,下一批成功的区块链都不会是以太坊的复制品。

它们将如沉默的血管,从内部重塑全球金融体系——这才是Layer-1真正该有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