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税务部门调查揭露:加密货币交易所滥用客户资产
印度所得税部门开展的逃税调查发现,该国加密货币交易所存在滥用用户代币的行为。这些平台将客户托管资产挪作自用,且未与客户分享收益。
条款陷阱与高风险操作
根据8月30日的报道,多数交易所在用户协议中声明,平台可自主决定代币用途——包括借贷和交易,而用户权利仅限于出售代币。为提升流动性和增加利润,交易所常在不告知持有者的情况下,将加密货币出借给其他用户或集中进行质押。这种被称为"再抵押"和"资金混同"的操作存在极高风险。
2022年巴哈马加密货币交易所FTX的破产正是典型案例。税务部门已发现多起类似行为,但缺乏明确法律框架导致执法困难。
资产安全与税务风险
知情人士透露:"个人逃避利润税的同时,更严重的问题是交易所在擅自交易托管加密货币,且未与用户分享收益。这些资产既无安全保障,也无权益担保。"
此前税务部门已通报多起加密货币相关逃税案件。在取代1961年所得税法的《2025年所得税法案》中,政府明确将未申报的加密货币视为逃税行为,要求对未申报的NFT及加密交易利润征税,并规定虚假申报将面临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