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风投人士力证:零知识证明可兼顾隐私保护与打击恶意行为

2025-08-20 15:24:54
收藏

风投机构a16z加密部门:零知识证明可平衡隐私保护与执法需求

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旗下专注于加密货币的投资部门a16z Crypto提出,零知识证明等现代加密技术既能保护用户隐私,又能协助执法部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技术原理与应用场景

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a16z Crypto政策合伙人Aiden Slaven与监管顾问David Sverdlov指出,零知识证明技术通过验证数据真实性而不泄露具体隐私信息,在展示资金来源的同时保护交易细节,展现出"最大潜力"。该技术可帮助用户在兑换法币时,向金融机构证明加密货币非犯罪所得,同时保持链上交易的隐私性。

行业案例与监管动态

该报告发布正值加密货币混币服务Tornado Cash联合创始人Roman Storm被判运营无证汇款业务罪名成立两周后。执法部门认为此类模糊资金来源的服务为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委员Hester Peirce在8月4日的区块链科学会议上也强调,应保护隐私技术创新。美国政府7月的加密货币报告同样将零知识证明列为兼顾隐私保护与合规审查的技术方案。

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

针对加密隐私技术可扩展性的质疑,报告指出随着计算开销降低等技术进步,零知识证明正逐步满足大规模应用需求。"密码学家和工程师持续优化其可扩展性,使其成为既保护个人隐私又能满足执法需求的有效工具。"目前摩根大通的私有区块链Nexus已将该技术应用于代币化现金结算和银行间通讯。

其他隐私技术探索

除零知识证明外,报告还建议关注以下技术方向:

同态加密:允许对部分加密数据(如数值)进行计算,无需解密其他隐私信息(如姓名)。

多方计算:多个参与方可共同完成计算任务,且不泄露各自原始数据。

差分隐私:确保通过调查等方式收集的汇总数据无法用于识别特定个体。

报告最后强调:"从电报、电话到互联网,新技术总会引发对隐私消亡的担忧。区块链技术同样面临这种误解——其隐私特性常被片面理解为过度透明或犯罪温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