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测试Solana在代币发行领域的霸主地位
近期爆发的SocialFi活动将以太坊二层网络Base推上了行业榜首,挑战Solana在代币发行领域的长期主导地位。多年来,Solana凭借低费用和高吞吐量成为新代币的首选链,吸引了大量从以太坊转移的交易者。该网络已成为模因币的中心,Pump.fun等发行平台每天催生成千上万种代币。
而Coinbase旗下Base网络的崛起源于另一种代币经济模式——建立在社交媒体内容、病毒式传播和新型创作者工具之上。Coinbase近期通过品牌重塑将其钱包更名为Base应用,推动了Zora等平台SocialFi活动的激增。
数据对比:Base与Solana的较量
Nansen数据显示,尽管近几周代币发行向Base倾斜,但Solana在关键活动指标上仍保持领先。虽然Zora正吸引加密领域知名人士入驻Base,但批评者质疑这些新代币是否具有实际价值,抑或只是区块链领域的又一波短暂热潮。
Base应用品牌重塑引发以太坊L2社交金融浪潮
Coinbase在7月16日完成品牌重塑后,将钱包转型为创作者中心,用户可通过集成Zora和Farcaster等社交工具发布内容、铸造并交易帖子。效果立竿见影:7月16日Base记录到7,557次新代币发行,次日该数字增长近三倍至22,098次。
7月17日,Zora在代币发行量上超越Pump.fun升至行业第二,当时Solana平台LetsBonk正在蚕食Pump.fun的市场份额。7月23日Zora更超越LetsBonk登顶,次日其38,254次的代币发行量超过了Solana竞争对手平台的发行总量(29,012次)。
价值争议与行业辩护
Glider联合创始人Brian Huang指出:"多数用户无意间进入了一个存在致命缺陷的市场——这些代币通常缺乏流动性,使得创作者和粉丝被困在毫无价值的代币中。"对此,Base创始人Jesse Pollak强调Zora代币与Pump.fun模因币存在本质区别。
Base生态去中心化交易所Aerodrome首席执行官Alexander Cutler公开为Zora辩护,认为该平台吸引大量Instagram用户,让他们从日常活动中获得回报:"我通过它吸引了更多圈外用户,他们乐在其中。投机者只是创造了市场。"
以太坊L2激增背后:Solana仍保持领先
与其他社交平台类似,在Zora上发布内容并不保证获得关注。建立粉丝群需要时间、专注和持续输出。代币化内容未必具有流动性或价值。Huang表示:"统计代币创建数量是毫无意义的指标,这些代币的总体价值才是关键。在社交媒体内容普遍免费的背景下,99.99%的内容代币同样没有价值。"
虽然Zora代币价值饱受批评,但Solana代币也面临相似处境。此前报道显示,Pump.fun上近99%的代币未能获得足够关注和流动性,最终变得一文不值。极少数Solana模因币能实现交易甚至达到数百万美元市值,名人背书和政治领袖支持也曾助推某些代币爆发,但其中许多都深陷诈骗指控。
基础设施与生态成熟度对比
在更广泛的活动指标上,Solana仍保持领先。其生态系统拥有成熟的流动性池、完善的DeFi协议和习惯快速开发的开发者社区。尽管Base吞吐量通常不及Solana,但在高流量代币发行期间曾达到959TPS的峰值,展示出竞争潜力。而Solana正在采用Firedancer技术(当前通过混合版Frankendancer在约10%验证节点运行)提升性能,内部测试已实现高达100万TPS。
行业影响与文化渗透
Base通过SocialFi推动的代币发行热潮,展示了链上势头转变的速度——当平台找到文化切入点时尤为明显。Zora为Base建立了以内容创作为核心的独特定位,这种新鲜感正驱动着用户参与。但底层经济模型仍显稚嫩脆弱,Zora上大多数新代币缺乏流动性,与Solana模因币热潮如出一辙。
Huang质疑:"为什么不让粉丝直接打赏创作者?这似乎是更直接易懂的解决方案。现在的复杂流程更像是为Base提升虚荣指标,而非创造长期价值。"尽管如此,Zora仍持续吸引加密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的关注,包括被称为"Solana代言人"的知名投资者Zion Thomas(Ansem)。
长期挑战与生态建设
Solana的优势不仅源于速度和低成本。多年的生态建设为其积累了成熟的流动性池和DeFi协议,这种深度使得后来者难以撼动其地位,即使后者偶尔出现活动量激增。Base要匹配Solana的生态深度,仅靠社交驱动的代币化远远不够。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将病毒式传播转化为具有真实流动性、忠实用户和持久吸引力的生态系统,否则当前热潮可能沦为加密领域链上时尚更迭中又一个短暂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