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以太坊遭弃用?稳定币L1革命:Circle与Stripe的"链上主权"之争

2025-08-14 17:16:07
收藏

以太坊与巨头的博弈:稳定币公链时代来临

过去两天,市场流传着一种论调:

"以太坊作为结算层的地位不再稳固",

"巨头正在抛弃以太坊"。

这类观点日渐增多。当然,这些看法极其片面——但它们为何会出现?要理解这点,我们必须从Circle和Stripe的两则公告说起。

从使用到建设:巨头为何突然自建公链?

表面来看,Circle和Stripe自建公链的原因很直接——掌控核心结算层。但深入分析,背后实际存在三大驱动力:

1. 成本与利润的平衡

以Circle为例,2025财年第二季度USDC流通量同比激增90%至613亿美元,8月进一步攀升至650亿美元。USDC在以太坊、Solana等多条链上流通,意味着Circle的每笔转账、分发和结算都要受制于第三方网络的gas费与性能瓶颈。

2. 商业模型的安全性

对支付公司而言,结算层是其命脉。若链属于他人,则核心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升级节奏与费用模型都无法完全掌控。第三方链的任何拥堵、升级延期或手续费暴涨都可能影响业务体验与商户信任。

3. 性能与合规的兼顾

现有公链往往以最大化去中心化为设计目标,这意味着性能与合规特性可能并非首要考量。但在支付领域,商户与机构最关心低延迟、高吞吐量、可预测的确认时间,以及隐私性与监管接口。

Arc与Tempo:稳定币公链的"双子星"

虽然Arc与Tempo定位不同,但底层存在诸多共性——这正是稳定币L1的核心特征。

Arc:Circle的专属稳定币金融链

• 原生Gas:USDC——用户与机构无需持有波动性加密资产即可支付手续费

• 内置外汇引擎——支持稳定币间7×24小时自动结算与价格发现

• Malachite高性能共识——亚秒级即时终局性

• 可选隐私功能——平衡合规与商业数据保护

• EVM兼容性——降低开发者迁移成本

Tempo:Stripe的高性能支付链

• 定位:全球商户支付与跨境结算

• 开发团队:仅5人,仍处秘密开发阶段

• 战略背景:Stripe此前已收购稳定币基础设施公司Bridge与加密钱包开发商Privy

以太坊"结算层"王座真受威胁?为何此观点片面

短期:冲突有限

Arc与Tempo是针对支付结算场景的高度垂直化设计。它们不追求最大程度的去中心化,也不构建丰富的DeFi/NFT/GameFi生态。更重要的是,巨头建设的公链通常会保持EVM兼容性,并通过跨链桥与以太坊连接——这使得以太坊有机会继续作为其结算备份层。

长期:结构性风险

风险在于稳定币结算量的迁移。如果Arc使USDC能够原生运行并通过API与支付应用无缝集成,商户和用户可能会完全绕过以太坊。同样,若Stripe利用Tempo将链上支付功能直接嵌入全球商户后台,开发者可能会更倾向于在这些专属链上构建合规应用。

机遇与转变:非零和博弈

虽然存在威胁,但这未必是零和竞争。历史上,每次基础设施升级都带来了新的协作形式。巨头公链的EVM兼容性和开放性可能使其捕获支付层的流量,而将复杂的资产管理和流动性聚合交给以太坊处理。换句话说,以太坊可能演变为价值聚合层,处理来自专属链的高价值结算与资产托管。

此外,Arc与Tempo的成功还可能吸引更大规模的传统机构进入稳定币生态——这对加密行业整体是净利好。更多法币与资产的代币化将扩大整个行业的流动性池和应用范围。


对投资者与开发者的启示

投资者: 短期来看,巨头公链不会立即冲击以太坊的价格结构,但中长期需关注USDC等核心稳定币的跨链分布情况。稳定币支付基础设施、合规跨境结算与链上外汇板块可能面临价值重估。

开发者: 支付类应用与合规金融产品在Arc与Tempo上可能更具发展机会,因其目标用户正是机构与商户。需密切关注其开放程度、跨链能力与开发者激励计划,以判断是否值得迁移。


结语:稳定币L1或成下一个超级赛道

稳定币本质是连接链上与链下金融的"高速公路",而Arc与Tempo正在为其建设专属快车道。对巨头而言,这是一场关于链上主权掌控权的竞赛;对行业而言,这是由稳定币驱动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升级。

以太坊"全球结算层"的叙事是否会被动摇尚待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几年稳定币公链的角逐绝不会止步于Circle与Stripe——更多金融机构、支付公司甚至大型银行都可能加入战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