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监会出台新规强化虚拟资产平台用户保护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近日颁布新规,旨在加强对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用户数字资产的保障。此项举措源于近期审查发现部分运营商在安全风控方面存在漏洞。
监管升级背景
新规出台正值加密货币行业接连暴露出钱包管理与访问控制缺陷之际。证监会通过制定最低运营标准及最佳实践范例,为行业提供明确指引。相关文件显示,这些标准隶属于证监会"ASPIRe"计划框架,该计划致力于巩固香港虚拟资产领域的稳健发展。修订条款特别强调,平台高级管理层需对运营问题承担全责,同时确保合规落实。
持牌平台具体要求
根据新规,加密货币平台须建立清晰的管理政策并配备合格风控人员。托管系统(包括冷钱包)必须符合安全标准,私钥及加密种子需实现安全生成、存储及备份。平台还需对第三方服务商进行严格审查,并采用安全硬件设备。
所有钱包操作将受到更严密监管:交易需经独立校验以防止未授权转账,审批设备应物理隔离并实时监控。涉及人工审核的交易必须完整展示细节供签署人核验,资金转移白名单机制需配合严格的变更监督。交易广播至区块链前,必须完成端到端的指令一致性校验。
即时生效的监管变革
新规即日生效,现有持牌平台需立即开展托管流程自查以确保全面合规。达标情况将纳入年度外部合规审查与技术评估体系。证监会中介机构部执行董事叶俊颖博士表示:"要构建具竞争力、可持续且可信的数字资产生态,客户资产保护始终是持牌平台的首要任务。当前全球风险加剧之际,平台可参考证监会的实务指引强化托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