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汇款巨头西联与瑞波的技术合作始末
全球汇款领导者西联汇款(Western Union)曾因公开探索新型结算通道震动加密行业。如今随着社交媒体评论重新翻出旧证据,西联与瑞波实验室(Ripple Labs)的历史合作值得重新审视。
根据SMQKE近期在X平台的发文,西联确实使用瑞波技术进行过深度测试。本文将通过事实、时间线及影响分析,厘清这些测试的实际意义与局限性。
初期合作试点
2015年4月,瑞波通过社交媒体宣布"正与西联合作试点实时结算基础设施"。专业媒体证实西联当时正在探索采用瑞波分布式账本协议的试点项目。
西联在2015年4月将该项目描述为"为时过早不便讨论"。由此可见,自2015年起双方关系已进入公众视野——尽管仅处于探索性阶段而非实质性合作。
是的,西联汇款已经使用瑞波技术进行过深度测试。
这当然有据可查。
测试阶段与结果
至2018年,西联公开确认测试涉及瑞波平台及基于XRP的xRapid产品。西联CEO Hikmet Ersek表示"确实与瑞波进行过部分测试",但同年指出试点规模过小无法实现成本节约,并评价该技术"仍过于昂贵"。
报道显示测试仅涉及约十笔美元与墨西哥比索的转账交易。双方均未公布关于规模、成本指标或扩展计划的进一步细节。
为何未长期采用
尽管存在测试,西联并未全面采用瑞波技术。该公司公开声明试点"多年前已结束",且目前不存在持续合作关系。提及的原因包括:既有成本结构、交易量不足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以及整合新通道的操作复杂性。"测试"与"落地"之间的差异始终是关键分水岭。
SMQKE发文的现实意义
SMQKE的推文强调西联确实深入测试过瑞波技术——这一事实已获多家独立媒体报道佐证。该推文作为有效的档案修正,重申西联是"测试"而非仅"考虑"瑞波技术。
但同时也明确"测试"不等于"采用"或"投入生产"。对加密支付领域观察者而言,这种细微差别至关重要。
支付基础设施的深层启示
此类试点的历史记录至今仍具参考价值,因为众多支付服务商仍在评估替代性结算通道与区块链方案。
西联-瑞波案例揭示了传统从业者与新兴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之间的摩擦,也提醒业界:商业推广不仅需要技术验证,更需规模经济、合规框架和运营共识。
简言之,如SMQKE强调且多方信源证实,西联确实测试过瑞波技术。但试点并未发展为全面部署。对行业观察者而言,该案例为技术采用、供应商-客户动态关系,以及支付结构变革速度提供了研究样本。
随着新型结算通道涌现及企业对数字资产结算持续关注,西联-瑞波合作历程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里程碑事件。

资金费率
资金费率热力图
多空比
大户多空比
币安/欧易/火币大户多空比
Bitfinex杠杆多空比
账号安全
资讯收藏
自选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