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行长呼吁加强稳定币监管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近日敦促政策制定者,应加强对未纳入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框架的稳定币的监管。
跨境监管漏洞引担忧
拉加德在第九届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年会上表示,若受MiCA监管的实体与非欧盟实体合作发行稳定币,欧盟立法者应进行干预。她强调,除非这些发行方所在市场具备"强有力的等效监管制度",否则应禁止其在欧盟运营。
"当出现挤兑时,投资者自然会选择在保障最完善的司法管辖区赎回资产——很可能是实施MiCA监管的欧盟地区。"拉加德指出,"但欧盟持有的储备资产可能无法满足这种集中需求。"她解释称,新规通过设立"明确准入标准"来确保欧盟运营商资质,理论上应避免投资者承担额外赎回风险,同时要求发行方对代币实施全额储备。
美国政策或影响欧洲数字货币政策
稳定币作为锚定美元、欧元等法币价值的加密货币,其监管动态正引发连锁反应。欧洲央行官员关于数字欧元的讨论已持续多时,而近期美国稳定币立法进程加速可能推动欧洲加快决策。
今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稳定币监管框架法案,这将显著利好锚定美元的代币发行商。欧洲央行执委奇波洛内4月曾警告,美国政策不仅可能导致手续费和数据收益流失,还可能促使欧元存款流向美国,进一步强化美元在跨境支付中的主导地位。
全球稳定币竞赛升级
随着美国立法取得进展,中国据传也在考虑推出人民币稳定币。8月有报道称,在数字人民币试点推进缓慢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正研究发行与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截至发稿,官方尚未确认这一计划。
诺贝尔奖得主发出风险警示
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让·梯若尔对稳定币的"监管不足"提出严重关切。他警告称,若未来金融危机中稳定币崩盘,政府可能面临数十亿美元的救助压力。
这位图卢兹经济学院教授向《金融时报》表示,对储备资产的质疑可能引发挤兑风险,这令他"非常、非常担忧"。他指出,虽然零售用户可能将稳定币视为"绝对安全的存款",但其实际可能成为损失源头,并诱发代价高昂的政府救助。
梯若尔特别提醒,用美国国债支持稳定币的模式可能难以为继,因为这些底层资产的收益率相对较低。他举例说明,过去几年国债实际收益率经通胀调整后甚至为负值。这种背景下,稳定币发行方可能被诱惑投资更高收益但风险更大的替代资产。
目前全球稳定币市值已攀升至约2800亿美元。随着美国允许银行发行锚定美元的数字化资产,泰达币、USDC等主流稳定币预计将迎来更广泛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