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各国应对全球竞争加剧的多元化策略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亚洲国家正采取多样化应对策略。日本采取监管先行的方式,韩国快速推进商标申请,而中国则探索以人民币为支撑的数字货币,以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
稳定币主导权竞争加速
美国《天才法案》的颁布加速了稳定币主导权的竞争。日本是最早引入相关法规的国家,但目前面临着实际应用和可扩展性方面的挑战。
东京WebX会议近期举办了一场关于稳定币未来的专题讨论会,题为"超越分歧与监管:全球稳定币主导权的未来"。会议汇集了行业重要人物,包括Visa亚太区数字货币主管、Circle亚太区副总裁以及Coincheck集团高级战略顾问。
行业领袖分享见解
Sanghavi分享了Visa长期致力于构建稳定币支付基础设施的见解,这项为期六年的努力已见成效。该公司目前支持四条区块链上的四种数字货币,每年处理约1000亿美元的交易。
Circle的Chan强调,《天才法案》已将稳定币战略讨论提升至全球董事会级别的优先事项。他指出,虽然目前绝大多数稳定币与美元挂钩,但未来的数字货币发行可能会转向与现实贸易流相匹配的模式。
Parker从地区视角出发,指出韩国企业正快速申请相关商标,显示出浓厚兴趣。她还强调了中国探索人民币数字货币的努力,这是一项旨在平衡美元全球主导地位的战略举措。
日本面临的挑战
日本作为首个推出专项法规的国家广受认可,但实际应用进展缓慢。在信托银行模式下,储备资产必须存入日本银行账户,这些账户几乎不产生利息,导致效率低下。
同时,"第二类资金转账服务"模式对每笔交易设定了100万日元(约合6800美元)的转账限额。Parker指出,这种限制加上高昂费用和漫长处理时间,为考虑采用稳定币的大型企业设置了障碍。
稳定币的应用前景
尽管面临挑战,专家们指出了明确的应用场景,包括跨境汇款、代币化资产交易和基于AI的自动支付。Sanghavi展望了未来AI代理无需人工干预即可无缝预订航班和执行支付的场景。
专家们将当前稳定币创新状态比作1995年左右的互联网早期发展阶段。Chan预测未来几年将出现变革性的应用场景。这些目前难以想象的新应用,将充分展现数字支付基础设施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