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数字研究主管对以太坊L2盈利模式提出尖锐批评
银河数字研究主管亚历克斯·索恩近日针对以太坊Layer2网络的盈利结构发表重磅言论。他指出,当前L2项目过度截留手续费收入,却未能对以太坊主网做出充分贡献。索恩将这种现象称为"以太坊榨取模式",揭示了行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L2盈利模式失衡
索恩在社交媒体撰文指出,多数L2网络虽然获取了大部分手续费收益,却鲜少将利润回馈至以太坊L1链。尤其当这些网络由少数组织或企业控制时,ETH持有者难以获得实际收益。他特别强调:"许多L2甚至不会将收取的ETH重新进行质押。"
这种失衡现象在EIP-4844实施后的费用结构变化中尤为明显。数据显示,当前L2网络每日的"blob"存储成本与L1燃气费合计约1万美元,而用户手续费收入却高达10万至40万美元。这意味着即使扣除运营成本,L2仍能获得可观的利润空间。
典型案例揭示分配不均
索恩以Coinbase旗下Base网络与Optimism的关系为例:过去180天内,Base向Optimism基金会支付了440万美元,而同期所有L2网络向以太坊L1的总支付额仅为305万美元。更引人注目的是,Base第二季度获得1,490万美元手续费收入,但仅向以太坊L1支付44.3万美元数据费用,同期却向Optimism支付216万美元。
"Base向Optimism支付的费用是以太坊的4.8倍",索恩通过这组数据揭示了L2网络间利益分配的严重失衡。
技术改进难掩经济失调
尽管近期Base等L2项目在去中心化方面取得进展——例如被专业数据平台L2Beat评为"阶段1"去中心化等级——但索恩认为,单纯的技术升级无法弥补其对主网经济贡献的不足。
虽然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提出的"Rollup成熟度标准"将技术完善度与治理透明度作为重要评估指标,但索恩强调区块链经济的"利益协同"更为关键。他直言:"这些L2究竟与以太坊生态有多大程度的协同?在我看来,它们更像是榨取者。"
生态价值共享的深层思考
这一批评引发了对去中心化区块链生态系统价值共享模型的深刻反思。行业共识认为,若L2要持续作为增长引擎,迫切需要建立与以太坊主网有机联动的经济回报机制。这不仅关乎利润分配,更是区块链去中心化理念能否真正落地的关键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