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香港稳定币牌照制度向大型银行倾斜,科技企业面临准入限制。
新监管框架通过严格的KYC规则给非金融机构带来挑战。
金融机构在早期牌照发放中占据优势地位。
银行抢占先机 科技企业遭遇监管壁垒
截至2025年8月1日,香港新实施的稳定币许可制度对非金融实体构成挑战,中银香港等大型银行正在争夺有限的牌照名额。
该制度收紧市场准入,倾向成熟的金融巨头,可能导致科技企业被边缘化,并影响跨境支付领域的发展。
消息人士指出,香港稳定币计划初期将优先考虑中银香港等大型银行,使得知名科技企业处于落后地位。这种差异源于包括验证每位代币持有者身份在内的严苛要求。随着制度推进,金融巨头预计将率先获得牌照,可能通过边缘化非银行机构来重塑市场格局。
金融分析师Leslie Fong表示:"该制度设定了极高的准入门槛",繁重的KYC/AML程序给科技企业带来压力。这种严格审查引发讨论:银行业早期介入是否会将稳定币生态导向高度监管的中心化模式,并可能牺牲科技企业带来的创新活力。
市场观察人士强调,这种偏向可能限制行业早期的多元化发展。香港金管局近期公告指出,合规标准可能导致未来市场由中信集团等金融巨头主导。
全球监管趋势与本地市场预测
你知道吗?欧盟的MiCA框架和新加坡《支付服务法案》均采用与香港类似的严格合规要求,反映出全球加强稳定币市场监管的趋势。
以太坊(ETH)现报3,551.94美元,市值达4,287.5亿美元,占据11.50%的市场份额。CoinMarketCap最新数据显示,其24小时交易量为217.9亿美元,下降25.05%。过去90天内,ETH价格累计上涨97.84%。
香港的监管取向凸显出向国资背景机构的战略倾斜,这给科技巨头的合规适应带来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