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比特币挖矿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Coinshare最新报告,中国控制着全球比特币总算力的三分之二,其中大部分算力来自四川——中国著名的大熊猫故乡。但真正的权力中心在北京,那里是中国矿业巨头比特大陆(Bitmain)的总部所在地。其联合创始人吴忌寒最近发动了一场政变,驱逐了另一位联合创始人詹克团,重新掌控了公司。到目前为止,事态发展良好:这场动荡普遍被认为对公司有利,尤其是在其面临来自Whatsminer和亿邦国际日益激烈的竞争之际。
吴忌寒提出了三项策略来刺激矿工的新兴趣:其中看跌期权特别具有创新性,鉴于挖矿具有周期性,金融工具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熊市风险。更重要的是,看跌期权将由吴忌寒的新项目——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区块链银行Matrixport来推动。
很明显,比特大陆通过折扣和优惠支付条款瞄准小型矿场和新进入者。规模更大、经验更丰富的矿业公司通常不会遭遇现金流问题。同样,大型矿场也没有动力加入联合挖矿计划。由于电力成本是挖矿的最终底线,任何能够获得廉价电力的大型矿场都没有理由与比特大陆分享75%的利润,以换取更多机器。
一位内部人士表示:“比特大陆只是在押注矿池。”他指的是较小的挖矿集体,他们根据贡献的算力比例来分配奖励。“这些矿工拥有的流动资金较少,因此可能会从比特大陆的新销售策略中受益。”
那么吴忌寒的策略会奏效吗?吴忌寒正在押注明年比特币的减半,这是一个有风险的赌注。过去十年,“减半”的预期推动了比特币的上涨势头,但鉴于加密货币市场的不确定性波动,它也可能导致市场崩盘。不过,吴忌寒从早期就以其冒险精神闻名,当时他将毕生积蓄押注在比特币上。如今他加倍押注比特大陆——以及比特币再次飙升——并不令人意外。
本周中国其他三件重要事件
1. 孙宇晨——再次被封
12月12日,波场创始人孙宇晨和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醒来发现微博账号被封。两人随后注册了新账号,孙宇晨以“孙宇晨老师”为名,何一以“何一阿姨”为名。然而一天后,政府再次封禁了“孙宇晨老师”和“何一阿姨”的新微博账号。
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封禁个人加密货币大亨。例如,尽管孙宇晨在与巴菲特失败的午餐约会中声名狼藉,但他的微博账号一直完好无损——直到现在。最新的封禁可能是政府打击与其观点不同的加密货币影响者的举措——与火币和OKEx等积极寻求政府合作的同行相比,波场和币安并未支持中国的区块链运动。
波场正在积极联系微博寻求和解。但即使账号重新激活,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更加谨慎、不那么有趣的孙宇晨。
2. DCEP试点启动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宏大
中国数字货币DCEP将在深圳和苏州首次亮相。据《财经》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计划在深圳和苏州进行小规模实验。观察人士指出,这两项实验远非试点项目,更像是“内部测试”。选择这两个城市是因为央行在这两个城市设有实体机构。
尽管规模有限,但这些实验为数字货币及其结构提供了更多清晰度。正如预测的那样,央行将与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将开发类似钱包的产品并直接与客户对接。难怪银行对采用区块链的兴趣日益增长:那些能够最快创新的银行将获得更大的DCEP份额。
3. 区块链赋能城市:数量多但力量不足
中国政府擅长实施自上而下的政策变革。区块链热情已渗透到市级层面。根据《福布斯》中国报道,已有10个城市和11个区实施了各种补贴以刺激区块链发展。
数据显示,大多数城市位于中国东海岸,被视为“经济开发区”。这些政策往往创造有利的经济条件,如税收减免、补贴工作空间、专利补贴和筹资补贴,以吸引企业。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些补贴可能相当可观。例如,在长沙市,每家区块链公司可以获得高达300万美元的补贴。
显然,在北京和深圳等拥有最多加密货币注册公司和人才的最热区块链城市中,这类激励措施并不存在。人才自然流向大都市地区。那么这些补贴和激励措施会吸引人们前往二线城市吗?我持怀疑态度。中国人以在繁荣的大都市定居为荣。那些在大城市生存的人被认为是成功的,尽管通常成本更高。
你知道吗?
韭菜,这种类似洋葱的蔬菜,在中国俚语中指的是不成熟的散户投资者,他们在股票和ICO市场的后续投资中亏损——或“被收割”。
另一个鲜为人知的术语是“矿工韭菜”。这些是小型矿工,他们在价格上涨时加入挖矿。然而,随着矿工和机器数量的增加导致算力增加,从而增加了挖比特币的难度,一旦价格下跌,这些新手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