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拟放宽银行加密资产资本要求
香港正迈出数字资产监管的重要步伐。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近日提议放宽银行持有持牌加密资产的资本规则,该提案将于2025年7月16日提交立法会审议,若获通过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此举将使香港成为更具竞争力的数字资产枢纽。
政策要点
根据最新提案:
• 2026年起银行资本规则可能放宽
• 代币化资产将获得优惠资本待遇
• 无担保加密货币面临更严格资本要求
这项改革主要影响银行和拟议中的稳定币发行商,涉及本地持牌金融机构和稳定币项目。作为香港事实上的中央银行,金管局在此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此前,金管局已积极推动虚拟资产监管,试点代币化证券,并推出稳定币发牌制度。
提案细节与立法进程
香港立法会将审议新资本规则。若获批准,代币化传统资产和合规稳定币的资本要求将降低,使银行参与数字资产活动的成本更为经济。官方声明强调,这些规则符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银行加密资产敞口的国际标准。
政府发言人表示:"修订规则旨在建立稳健审慎的监管框架,在促进负责任创新的同时维护金融稳定。"
不同资产类别差异化管理
提案对各类资产实施差异化监管:
• 债券代币等代币化传统资产归入1a类,享受优惠资本要求
• 具有有效稳定机制的受监管稳定币归为1b类,享受类似待遇
• 比特币、以太坊等无担保加密货币归入2类,适用更严格资本权重
• USDT及未获许可的USDC等稳定币同样适用严格规则
行业影响与反应
虽然尚未公布具体资金规模,但监管指引显示部分数字资产将降低资本要求。金管局强调负责任创新,发布符合巴塞尔国际标准的政策路线图。市场对《稳定币条例》和资本规则变更保持高度关注,金管局已开展多轮行业咨询。
未来展望
该提案是香港建设数字资产领导地位的重要战略。随着2025年8月1日《稳定币条例》生效,预计将吸引更多稳定币项目和受监管机构参与。监管变化的完整影响预计将在2026年实施后逐渐显现。金管局后续政策更新将提供更多关于香港数字资产发展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