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1成新战场,竞争格局尚未明朗

2025-10-18 22:34:13
收藏

观点: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当你在市场沉浸足够久,就会开始识别某些规律。我们交易的工具和基础设施从来都不是静止的。在加密领域,当前最重大的变革正发生在基础层。

从战术选择到战略布局

多年来,Layer1的选择就像挑选交易场所:需要可组合性就选以太坊,追求速度选择Solana,重视主权则倾向Cosmos。开发者们权衡手续费、流动性和执行效率做出选择。但如今,这个决策已从战术层面上升至战略高度。

当Stripe、Coinbase等具备深厚监管和渠道优势的巨头开始自建区块链时,基础层不再是无差别竞技场,而演变为护城河。以Stripe与Paradigm合作开发的支付专用链"Tempo"为例,这实际是掌控结算层基础架构的战略布局——就像传统金融市场中清算层才是真正的价值枢纽。

从无需许可到企业主导的演变光谱

当前生态呈现清晰分野:一端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抗审查协议,虽然缺乏机构青睐的合规性,却是创新策源地;另一端是企业控制的L1,如Coinbase的Base链和即将加入的Stripe Tempo。中间地带则是试图兼顾开放性与合规性的混合型链,这里可能爆发最精彩的竞争。

原生加密项目在渠道和监管层面难以匹敌巨头——后者能一夜获取牌照,通过API接入数百万商户。但这不意味着无需许可的构建者没有机会,关键在于找准企业链的天然盲区:它们难以优先考虑可能引发监管关注的隐私功能,也无法快速迭代新颖的DeFi原语,每个更新都需要法务审核。

创新者的破局之道

DeFi的重大突破往往源自无需许可的互操作性。在受控环境中保持真正的可组合性,就能吸引企业链无法触及的开发者群体。原生项目在代币经济、治理模型和跨链集成等方面仍具实验优势,且文化认同常被低估——以太坊的社区认同与比特币的使命驱动证明,精准定位特定用户群体(隐私主义者、DeFi极客或区域市场)仍能创造差异化优势。

流动性版图正在重构:企业链将承接合规大额资金流,适合低风险收益策略;而无需许可链仍是波动性和不对称机会的沃土,协议变更或叙事转变可能一夜重塑估值。技术风险与市场风险属于原生链,政策风险与商业模式风险则属于企业链——Tempo或许技术上不会"抽地毯",但一纸政策更新就可能扼杀你的收益。

终局:互补而非零和

这场竞争本质是互补而非替代。企业链将吸纳合规大额资金流,为保守资本提供入口;原生链继续拓展边界,其创新终将被主流采纳。对交易者和建设者而言,真正的超额收益来自洞察价值如何在两个世界间迁移。Tempo的诞生昭示:基础层已成战略要地。而市场历来如此——掌控基础设施者,终将掌控利润命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