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达克新规:公司发行股票购买加密货币需经股东投票
纳斯达克交易所将要求上市公司在发行股票用于购买加密货币前必须获得股东批准。该消息公布后相关策略股应声下跌,但在盘前交易中已回升3%。
监管升级瞄准新兴融资模式
这项新规直接针对当下快速发展的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继而将资金用于购买加密资产以充实资产负债表。该审查机制是对现有上市标准的补充,纳斯达克5635号规则已要求公司在特定情况下(如私募融资触及20%股权门槛、控制权变更或收购交易等)必须获得股东批准,这些条款均已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备案文件中明确记载。
纳斯达克监管部门同时强调,其职责包括监督上市公司遵守交易所规则及联邦证券法。
市场反应与监管动态
政策调整的时机值得关注。今年"加密资产财政化"趋势重塑了小盘股资本市场格局。数据显示,已有184家上市公司披露计划筹集超1320亿美元资金用于购买加密代币,其中多数在纳斯达克上市,涉及比特币、以太坊、Solana和XRP等多种资产,包括专门持有加密资产的特殊目的公司。
市场对政策变动反应迅速。周四交易时段加密概念股普遍下挫,因投资者评估额外审批程序可能带来的时间风险。但市场对纯加密敞口的需求依然强劲,某通过合并成立的比特币矿业公司首日挂牌即上涨16.5%,报收8.04美元。
多元化加密财政布局
当前监管环境正在同步演变。美国证交会最新议程显示,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将更趋完善,包括明确证券发行认定标准以及在国家级交易所的交易路径。国会两院提案则致力于厘清证交会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监管边界,并为新规实施设定时间表。
企业加密财政策略已超越比特币范畴。部分公司通过大宗现货采购和质押计划建立以太坊储备,某公司披露已累计持有超17.6万枚ETH,平均成本2626美元;Solana生态也吸引企业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寻求上市;另有企业专门部署XRP相关融资及收益计划。
新规实际影响解析
纳斯达克的股东批准机制并非禁止加密财政策略,而是通过增设投票环节提高实施门槛,这可能影响融资节奏和定价结果。考虑采用私募融资、可转债或关联交易结构的公司需提前评估交易所规则,包括财务可行性豁免等特殊条款。
新规出台之际,上市公司仍持续寻求加密资产配置以实现资产负债表管理、支付系统测试或股权价值锚定等目标。今年首轮加密财政热潮已催生多起上市案例、大规模代币储备及小盘股价格剧烈波动。随着纳斯达克审查机制的落实,这股热潮将进入包含股东会议、委托书日程及合规审查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