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将于周三公布2026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分析师预计营收将达548.3亿美元,同比增长56.3%
美国银行给出275美元目标价,认为当前27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的估值具有吸引力
知名投资者迈克尔·伯里和彼得·蒂尔近期清仓离场,加剧了市场对AI泡沫的担忧
公司已获得价值5000亿美元的黑威尔和鲁宾芯片订单,超出预期10%-15%
覆盖该股的39位分析师中,37位给予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隐含27%上涨空间
关键节点
英伟达周三即将公布的2026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将成为决定AI相关股票年末走势的关键转折点。
核心财务预期
华尔街预计营收548.3亿美元(同比增长56.3%),每股收益1.25美元(同比增长54.3%)。若达成该目标,将延续第二季度营收增长56%、盈利增长61%的强劲表现。
机构观点
美国银行分析师维韦克·阿利亚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75美元。他认为当前股价对应2026年27倍市盈率具有吸引力,并调整估值方法为2027年30倍市盈率(原采用2026年44倍)。
大佬离场
迈克尔·伯里上季度对英伟达和Palantir建立了12亿美元空头头寸。彼得·蒂尔的基金则在7-9月清仓全部537,742股持仓(占投资组合40%)。
这些操作反映出市场对AI估值的担忧正在加剧。批评者认为企业在没有明确回报路径的情况下,仍在持续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基础设施。
订单与竞争
英伟达宣布已获得2025-2026年黑威尔和鲁宾芯片订单总额达5000亿美元,超预期10%-15%。目前该公司仍是唯一能跨多代AI集群实现规模化交付的商业芯片供应商。
但竞争态势正在加剧:OpenAI新增博通和AMD作为供应商,谷歌的张量处理单元也加速普及。这些变化引发了对英伟达未来定价能力和市场份额的质疑。
重点关注指标
除基础财务数据外,投资者应重点关注:
业绩指引:反映管理层对短期需求的判断,任何增长放缓迹象都可能引发芯片板块抛售
利润率表现:若成本增速超过营收,将动摇盈利能力叙事
客户集中度:过度依赖少数超大规模客户存在风险
供应链瓶颈:管理层对供应约束的评论将被仔细解读
分析师共识
39位分析师中37位建议买入,1位持有,1位卖出。平均目标价242美元隐含27%上涨空间。该股年内已上涨42%。
Evercore分析师马克·利帕西斯预计将出现"超预期+上调指引"的双重利好,这是华尔街的普遍预期。但过高的期望值意味着,即便表现良好但不够完美的结果仍可能引发失望。
深远影响
周三的财报影响将远超英伟达自身:要么验证当前AI建设的合理性,要么引发关于投资时机与回报的尖锐问题。无论哪种情况,市场都必将作出强烈反应。
当前股价包含的溢价估值,已预设了完美无缺的执行力。鉴于AI领域数千亿美元的投资规模,这次财报的重要性远超单个公司的季度表现。

资金费率
资金费率热力图
多空比
大户多空比
币安/欧易/火币大户多空比
Bitfinex杠杆多空比
账号安全
资讯收藏
自选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