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推出存款代币试点 机构采用与实体金融融合加速
摩根大通在Base链上启动存款代币(JPMD)试点,标志着机构采用与实体金融融合迈出重要一步。Coinbase近期在Base网络新增ADA、LTC、XRP和DOGE的封装资产,Zora协议的集成则显著提升了NFT活动与跨链迁移规模。尽管其原生代币(BASEUSD)已在部分平台下架,Base仍凭借持续的生态扩展、可升级性优化及机构合作,保持着领先的Layer2生态系统地位。
生态建设与最新进展
闪区块技术上线(7月17日):Base部署"Flashblocks"技术,将区块时间缩短至200毫秒,使其成为速度最快的以太坊扩容方案之一,显著提升了与其他高速L2网络的竞争力。
封装资产扩容:Coinbase于6月在Base网络推出ADA、LTC、XRP和DOGE的封装版本,大幅丰富了网络内可转移资产种类。
机构采用里程碑:摩根大通6月初在Base启动存款代币(JPMD)试点,彰显该网络日益增长的机构公信力与实体经济融合潜力。
DeFi与NFT生态发展:Base应用整合Zora内容代币化技术(7月21日)后,NFT相关活动显著增长。同时网络正承接来自其他链的迁移项目,如Aavegotchi从Polygon的转移。
全球化布局:Base已在七个关键市场设立"国家负责人"机制(2025年5月),加速国际市场的生态拓展。
技术面价格分析
尽管BASEUSD代币已下架且主流交易所暂停报价,历史数据显示其价格从历史高点(8.79美元)经历深度回调至0.25美元区间。技术结构表明,在经历大幅下跌后,代币已进入长期筑底阶段。由于缺乏交易所支持,当前价格发现机制流动性不足,但生态发展势头暗示协议价值仍存在内生增长动力。
Base生态系统在扩容方案、机构试点、NFT整合及封装资产支持等方面表现强劲,持续推动采用率提升。但从代币价格维度考量,下架与低流动性意味着在新上市或代币机制重组前,其投机性上涨空间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