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发行商成为美国国债新贵
以USDT闻名的Tether公司和USDC发行商Circle目前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已悄然超越德国、韩国和阿联酋等主要经济体,这标志着数字货币从加密交易工具转向主流金融工具的过程中,全球债务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革。
关键数据
Tether持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短期国债,成为全球第18大美债持有方;Circle则维持着450-550亿美元的国债头寸。稳定币总市值已达270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可能增长至2万亿美元,这为美国政府债券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需求。随着中国等传统外国持有者减持美债,稳定币发行商正作为持续买家填补这一空白。
数字美元主导地位初现
稳定币的崛起不仅代表着加密货币的发展。这些与美元挂钩、以国债为主要储备支撑的数字代币,已从边缘交易工具转变为全球金融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近期通过的《GENIUS法案》确立了其合法地位,进一步激发了银行、支付机构和财富500强企业的兴趣。
全球最大稳定币发行商Tether目前持有的国债组合超过1000亿美元,使其超越阿联酋(85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18大美债持有方。USDC发行商Circle则保持着450-550亿美元的国债规模。
单独比较时数据更为惊人:Circle的持仓量已超过韩国约750亿美元的国债头寸。两家公司合计持有的美债规模超过德国、韩国和阿联酋的总和。
市场力量推动空前增长
虽然加密货币交易仍是主要驱动力,但全球汇款需求正推动稳定币交易量超越Visa。近期调查显示,49%的机构已将稳定币用于各类金融操作。
其优势在于实际应用价值:近乎即时结算和极低费用使稳定币成为SWIFT等传统支付系统的替代方案。这种潜力吸引了主流企业关注,例如Stripe近期以11亿美元收购稳定币初创公司Bridge。
过去一年USDC市值飙升90%至650亿美元。Circle六月的高调上市加速了机构采用,目前整个稳定币市场总价值已达2700亿美元。行业预测显示,这一数字到2028年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
传统持有者撤退 数字玩家崛起
稳定币发行商壮大的同时,传统外国持有者正在缩减国债头寸。中国持仓量从十年前的超过1万亿美元降至目前的7560亿美元。日本虽以1.13万亿美元保持最大外国持有者地位,但也表现出更谨慎的态度。
范德比尔特法学院教授指出:"稳定币发行商作为持续的美债需求方,极大增强了财政部对债务配置的信心。"支持者认为,这可能强化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类似20世纪离岸"欧洲美元"市场的作用。
金融机制解析
稳定币的运作原理简单直接:以储备资产支撑的数字代币保持与美元1:1挂钩。这种结构确保了可靠赎回,并为跨境支付和加密生态系统提供稳定性。
短期国债因其流动性和安全性成为主要储备资产。当用户购买稳定币时,发行商通常将资金投入国债,直接创造政府债券需求。这种机制使稳定币每增长1美元都转化为国债购买。
市场影响与未来展望
花旗银行分析指出:"若美债波动可能削弱对数字美元的信任,导致资金暂时转向其他货币。"两大发行商的高度集中持仓也带来系统风险。大规模采用可能改变华尔街管理流动性和风险的方式。
但当前采用率表明趋势不可阻挡。虽然近90%稳定币使用仍涉及加密交易,但若美元稳定币在全球零售支付中取得突破,将带来质的飞跃。
结语
Tether和Circle作为重要国债持有方的崛起,标志着全球金融的根本性转变——诞生于加密市场的企业如今在国家债务领域与主权国家比肩。这一转变既反映数字货币的成熟,也体现国际国债需求格局的变化,使稳定币发行商成为政府债券市场具有影响力的新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