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假签名骗局:BLOCK与DOLO代币致16.5万美元蒸发》

2025-08-13 17:46:11
收藏

根据近日X平台发布的网络安全警示,一起精心设计的加密货币骗局导致一名受害者损失了价值16.5万美元的$BLOCK和$DOLO代币。诈骗者通过技术手段结合受害者疏忽,成功窃取其数字资产。本文将详细解析事件经过、成因、后果,并为用户提供防范建议。

事件概述

最新曝光的加密货币诈骗案中,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了恶意"approve"和"increaseAllowance"授权,导致其价值约16.5万美元的代币被盗。该事件再次凸显了DeFi领域中网络钓鱼攻击和欺诈性授权请求的持续风险。

诈骗细节

受害者以太坊钱包地址为:0xD9Dbf...aa893,遭遇两个分别来自0x0BE1...A144和0xeE02...0329b地址的诈骗者攻击。诈骗者通过诱导受害者签署恶意授权交易,非法转移了其646,616枚$BLOCK代币(价值约137,339美元)和117,805枚$DOLO代币(价值28,583美元)。以太坊区块链记录证实了这些交易的真实性。

诈骗成因

许多用户在与去中心化应用交互时,为追求操作便捷而忽视授权风险。不法分子利用这点创建虚假平台,诱使用户通过授权签名开放代币无限访问权限。区块链交易的技术复杂性,加之诈骗者采用高度仿真的社交工程手段,使得普通用户难辨真伪。去中心化金融缺乏监管的特性,更助长了此类犯罪的气焰。

事件影响

本次诈骗不仅造成受害者重大财产损失,更动摇了公众对DeFi平台安全性的信任。此类事件会阻碍新用户接触区块链技术,并对$BLOCK、$DOLO等合法项目声誉造成负面影响。从宏观角度看,这暴露出加强用户交易安全教育和完善钱包防护机制的迫切需求。

防范建议

用户应保持高度警惕:仔细审查每项授权请求,避免匆忙决策;钱包服务商需增设风险提示机制,主动识别并拦截可疑授权。当前诈骗手段日益专业化,曾有案例显示不法分子为90万美元赃款潜伏长达458天,唯有持续提高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防范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