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央行否定加密货币纳入储备方案
乌克兰金融监管机构明确表示,将加密货币纳入国家外汇储备的提案为时过早,此举可能危及该国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并违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相关要求。国家银行(NBU)第一副行长谢尔希·尼古拉丘克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国际储备管理的核心原则是安全性,而绝大多数加密货币仍属于高风险资产。
价值波动威胁储备安全
尼古拉丘克解释道:"虚拟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将对储备总量产生负面影响。"他进一步列举了反对理由:全球对虚拟资产本质缺乏统一认知,其交易与分类也缺少标准化监管框架。此前,乌克兰部分议员于5月提出法案草案,拟授权央行将加密货币纳入黄金和外汇储备,该提案已于6月提交至最高拉达(议会)。
与欧盟政策立场冲突
这位央行官员特别指出:"欧洲央行立场非常明确——禁止成员国央行将加密资产纳入储备。储备资产必须具备流动性、安全性和保障性。"其表态与欧央行行长拉加德的观点相呼应,后者曾断言"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永远不会成为欧元体系央行的储备资产"。这一立场源于欧央行与捷克央行行长的讨论,后者曾提议研究加密货币分散储备风险的可能性,但最终承认其价格波动可能导致资产价值归零或暴涨。
背离IMF援助条款
尼古拉丘克透露,该提案还违背了乌克兰与IMF签署的扩展基金机制(EFF)技术备忘录要求。议会财政、税务和海关政策委员会主席丹尼洛·赫特曼采夫向媒体证实,考虑到加密资产的极端波动性,立法机构已与央行达成共识不予推进该法案。值得注意的是,法案草案仅赋予央行操作权限而非强制义务。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为遏制资本外流实施金融管制,导致加密货币使用量激增。英国某智库最新报告显示,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虚拟资产市场监管体系,该国因加密犯罪已损失数十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