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Finality Capital普通合伙人卡迈勒·莫克德姆
当前机构对山寨币的主流论调可以概括为:若想配置加密资产,只需购买比特币即可。比特币现已拥有ETF产品,且表现优于几乎所有其他数字资产。与2017或2021年不同,本轮周期并未出现普遍的山寨币上涨行情。2021年市场巅峰时期流通代币数量超260万种,如今已膨胀至4200万种以上。无怪乎许多人认为游戏已经结束。
这种观点既懒惰又错误。缺乏"山寨币季节"并不意味着机会消失,而是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2017和2021年那种无序的代币普涨已成过去——供应过剩、代币经济模型缺陷及散户疲态共同造就了这一结果。将盲目投机时代的终结等同于山寨币的消亡,会让我们错失真正的行业变革。这些代币不再试图作为货币竞争,而是演变成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增长营销工具之一。
比特币并非基准
比特币不会成为终极货币资产。所有代币都具备非零的货币溢价属性,而最可能获得显著货币溢价的,将是那些作为支付手段最高频使用的原生代币——它们往往承载最流行的Web3应用。现在断言这会是ETH、SOL还是其他代币为时尚早,但几乎可以确定不是比特币。
山寨币正在从投机筹码转型为基础商业组件。它们的目标并非取代比特币,而是以史上空前的效率和成本加速用户采纳,将用户从Web2封闭生态中解放,并快速搭建新网络。
变革将重塑互联网
这种采纳将改变现有互联网格局。Web2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其数据垄断和变现能力,当数据变得可移植、可验证且由用户掌控时,维系这些垄断的护城河就开始崩塌。未来五年内,我们将首次目睹Web2巨头出现同比收入下滑。依赖数据锁定的谷歌和脸书风险最大,苹果则因其硬件优势无论应用生态如何变化都能获益。亚马逊的物流壁垒虽存,但代币化网络仍可能削弱其统治地位。
山寨币并未消亡,它们只是找到了作为资产伪装的增长引擎这一新定位。
zkTLS与可验证数据
山寨币最大的技术突破在于零知识传输层安全协议(zkTLS)。这种能密码学验证HTTPS传输数据的机制,首次实现将Web2孤岛数据转化为Web3可验证输入的可能。
这将开启全新应用场景:金融科技领域,工作者可链上验证工资单并即时获得USDC贷款;广告行业,网红能将内容与已验证转化挂钩并绕过不透明中介获得报酬;共享经济从业者可以跨平台迁移历史数据并通过转换服务商获取代币激励。
影响远不止于此:跨境汇款可绕过转账垄断机构;代币化信用评分能拓展新兴市场金融包容性;医疗行业患者能验证病历而不泄露隐私;电商领域已验证的消费记录可实现跨平台积分互通;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始用代币构建去中心化5G网络;甚至在AI领域,代币正被用于协调全球算力与数据资源。
代币作为激励引擎
代币在这些场景中都不是抽象资产,而是推动用户从传统平台转向新挑战者的激励燃料。Web2时代,优步或DoorDash等企业花费数十亿补贴吸引司机和用户。代币使初创企业能以更低成本实现同等效果,大幅压缩双边市场培育时间。
加密原生市场已有成功案例:新交易所可通过奖励能验证历史交易量的用户来"吸血鬼攻击"现有平台。任何可验证数据的领域,代币都能重定向注意力与流动性。
时机因成熟而重要
这一切可能皆因加密技术栈的成熟。早期只有技术极客能开发产品,如今数据库、存储、身份层等基础组件的完善,为商业导向的创业者打开了在Web3建造百亿美金公司的大门。
这正是互联网发展的复刻:1990年代技术栈稳定后,技术创始人让位于商业运营者,结果催生了亚马逊、谷歌和脸书。加密领域正临近相同拐点。
不对称的风险机遇
万亿美元的广告市场已到颠覆临界点,金融科技、社交媒体和云基础设施行业同样面临变局。Web2垄断依赖数据囤积,Web3则解放数据,代币成为切换生态的激励层。
对机构而言,最大错误是认为比特币ETF就等于加密资产配置。比特币或许仍是储备资产,但真正的风险收益机会存在于支撑应用的代币中。忽略它们就像因Pets.com破产而否定2000年的整个互联网。
风险收益并不对称:要么在市场冷清估值合理时布局,要么等到现有巨头被颠覆时以十倍代价入场。无论如何,大规模采纳终将到来,问题仅在于您是早参与者还是迟到者。
本文仅供一般信息参考,不应视为法律或投资建议。所表达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与任何机构立场无关。

资金费率
资金费率热力图
多空比
大户多空比
币安/欧易/火币大户多空比
Bitfinex杠杆多空比
账号安全
资讯收藏
自选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