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别忽视自主金融的力量

2025-10-19 22:34:14
收藏

观点:Kuvi.ai联合创始人兼CEO Dylan Dewdney

当所有人都在谈论人工智能时,一半的讨论停留在"它将改变一切"这种模糊的过度宣传,另一半则是关于ChatGPT取代心理治疗师的幻想。但几乎没有人关注AI如何解决个人理财中那些枯燥恼人的日常问题——这不是指仪表盘、机器人顾问或那些界面花哨的DeFi应用,而是一场更彻底的变革:代理金融。

被忽视的金融痛点

这个概念听起来或许有些学术,但原理很简单:你不再需要手动操作各种界面,只需向AI代理下达指令,比如"确保本月收支平衡"或"优化稳定币收益同时控制Gas费"。代理会自主协调各类账户、交易所、钱包和跨链操作,这不是要取代人类决策,而是优化决策执行。当人们能向大语言模型倾诉焦虑,却不敢让AI处理一笔Uniswap交易时,这种割裂显得尤为荒谬。

加密世界的混乱现状

当下的DeFi生态就像2010年的网络论坛与银行后台系统的畸形结合体。用户不得不在Coinbase、币安、MetaMask和Solana钱包之间来回切换,还要在Discord频道里研究哪个收益农场最靠谱。每个界面操作逻辑不同,每笔交易都暗藏摩擦成本——Gas费突然飙升、跨链桥意外中断、交易授权莫名消失。

即便经历了FTX事件,仍有大量用户将资产留在中心化交易所,根本原因在于自托管金融的用户体验依然糟糕。这正是代理金融的价值所在。

错失良机的市场

令人费解的是,当全球都在热议AI代理时,金融科技和加密领域却仍沉迷于仪表盘设计。所谓"个人金融超级应用"不过是美化版的电子表格,缺乏真正的协同能力和自主决策。人们可以向ChatGPT吐露心底秘密,却无法信任它执行一笔兼顾碳足迹和1%滑点的USDC-stETH转换交易——这并非技术限制,而是源于恐惧。

监管顾虑和平台对用户控制权的执着形成了阻力。但必须承认,恶意代理的风险确实存在。逃避未来并不能阻止变革,反而会错失机遇。试想当代理金融普及后,Coinbase等单一平台的用户黏性将迅速瓦解,忠诚度将转向最佳协调服务商。你的代理可以同时在5家CEX和10个DeFi协议间调配资产,彻底打破平台壁垒。

仪表盘时代的终结

是时候承认仪表盘不是未来了。就像链游和 meme币曾各领风骚,当前所谓的"AI集成"只是过渡形态。真正的突破在于让代理处理金融琐事,特别是在加密领域。反对声必然出现:有人质疑AI操作资金的风险,有人认定监管不会放行,还有人坚持用户"应该"亲自掌握每个细节——这些论调与当年反对网上银行、自动扣费和算法交易时如出一辙。

代理金融不是要淘汰人类,而是让我们专注于战略制定而非机械操作,使金融管理像创建Spotify歌单般顺畅,而非调试Excel表格般痛苦。能理解这点的企业将赢得未来,而固守仪表盘的平台终将发现:当首个可信金融代理问世时,没有人会再回到手动操作的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