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式迎来首个稳定币联邦法案。2025年7月17日众议院历史性投票通过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次日签署《美国稳定币创新引导与赋能法案》(GENIUS法案),为与美元挂钩的数字资产建立全新监管框架。
消费者保护升级
GENIUS法案彻底改变了在美国发行美元稳定币的规则,通过基于透明度和问责制的联邦监管细则,使该行业摆脱法律灰色地带。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CEO郑必昌近期在X平台发文指出:"美国终于不再试图用80年前的证券法来套区块链技术。GENIUS法案与国会正在审议的市场结构法案形成模块化、分层次的数字资产监管体系,这意味着清晰的代币分类标准、合规创新的沙盒通道,以及符合加密市场实际运营的许可架构。"
法案核心要求发行人必须用高质量流动资产(现金和短期美国国债)1:1锚定代币价值,并通过独立审计和月度储备金公开披露确保执行。这一条款直指行业长期痛点——主流稳定币的资产质量和充足性。
根据《银行保密法》,发行人现被正式归类为金融机构,需遵守与传统银行相同的反洗钱和制裁合规规则。为防范极端情况,法案增设消费者优先清偿权:若发行人破产,稳定币持有者将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偿。
为强化支付工具定位,法案明确禁止发行人提供稳定币收益
,杜绝数字美元被包装成生息投资产品。同时将算法稳定币等高风险模型暂时排除在监管范围外,待进一步研究。
未解的权衡难题
尽管防护严密,GENIUS法案仍存在显著漏洞。TS Lombard宏观经济学家戴维德·奥涅利亚向MarketWatch指出,即便完全抵押,稳定币仍存在脱锚风险,"绝非100%安全",并将这种潜在失效称为"设计缺陷"。
2023年3月Circle的USDC因硅谷银行暴雷短暂脱锚,印证了即便资产优质的稳定币也难以免疫市场冲击。穆迪分析师拉吉夫·班姆拉指出,由于缺乏最后贷款人机制,大规模赎回可能迫使发行人恐慌性抛售国债储备,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脱锚或破产。
收益禁令背后可见传统银行业的游说力量。纽约大学教授奥斯汀·坎贝尔透露,金融机构将生息稳定币视为存款业务的直接威胁。该禁令虽降低投资风险,却抑制了持有动机,客观上为代币化货币基金等竞品创造了优势。
受监管但受限的未来
GENIUS法案标志着数字资产发展的分水岭:既建立了市场期盼的清晰规则,也将实验性去中心化模型边缘化。在确立中心化银行类发行人主导地位的同时,法案对系统性风险(特别是最后贷款人缺位)的回避仍埋下隐患。
美国无监管稳定币时代就此终结,但这个更安全的环境也意味着更多约束。行业未来将取决于如何在这些新围墙内实现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