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机器人初创企业投资热潮持续升温
全球机器人技术初创企业融资规模已突破60亿美元(约合8.64万亿韩元),这一数字预计将轻松超过去年记录。投资者正将目光聚焦于人形机器人、手术机器人、自动化软件等多元应用领域,积极押注市场扩展潜力。
明星企业融资动态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孵化的Apptronik公司凭借其人形机器人"阿波罗"项目,通过A轮及后续融资成功募集4.03亿美元(约5800亿韩元)。该产品以适配汽车制造、电子装配、物流运输等现有工业场景的仿生设计为核心优势。
北京Galaxy Bot完成1.54亿美元(约2200亿韩元)融资,专注家用服务、零售配送及物流分拣机器人开发。旧金山The Bot Co.由前Cruise首席执行官创立后,迅速斩获1.5亿美元(约2160亿韩元)投资,反映市场对家务机器人的迫切需求。
医疗机器人领域突破
埃隆·马斯克领衔的Neuralink公司通过外科手术机器人实现脑机接口植入技术,获6.5亿美元(约9400亿韩元)资金支持。英国CMR Surgical开发的软组织手术机器人获2亿美元(约2880亿韩元)投资,以色列ForSight Robotics的眼科手术机器人项目也筹得1.25亿美元(约1800亿韩元)。
软件系统同步发展
匹兹堡Skilled AI在英伟达、三星电子等机构支持下获1.35亿美元(约1940亿韩元)融资。去年11月,致力于开发"机器人大脑"系统的Physical Intelligence公司获得包括杰夫·贝索斯在内的投资者4亿美元(约5760亿韩元)注资。
行业冷静观察
iRobot创始人罗德尼·布鲁克斯指出:"人形机器人实现大规模实际应用仍需较长时间"。他认为自动驾驶、仿生劳动机器人等技术的产业化进程"需要比公众预期更长的研发周期和基础设施支持"。
不过,若当前融资能成功推动实用化原型机的稳定验证,其成果或将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当下正是机器人技术真正渗透产业与家庭场景的关键转折点。